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北周宇文护专权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5-24 | 阅读:1369次
历史人物 ► 宇文护

北周宇文护专权是西魏至北周初期的重要政治现象,反映了南北朝后期权臣操控朝政的典型特征。宇文护作为宇文泰之侄,凭借家族权势和军政经验,逐步掌控北周政权,其专权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北周宇文护专权

1. 权力基础的构建

宇文护早年随宇文泰征战,在西魏政权中积累军功。556年宇文泰病逝前,因诸子年幼,将权力移交宇文护,命其辅佐嫡子宇文觉。宇文护迅速掌控府兵系统,并通过拉拢独孤信、赵贵等元老巩固势力。然而,他很快以"谋反"罪名诛杀赵贵、独孤信,清除潜在威胁。

2. 废立皇帝的权臣之路

557年,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禅位,拥立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但随即因权力矛盾废黜并毒杀宇文觉,改立宇文毓(明帝)。560年,宇文毓显露主见,宇文护又将其毒杀,另立宇文邕(武帝),形成"三帝更迭皆出其手"的局面。这种频繁废立展现了南北朝权臣的典型手段。

3. 军政体系的控制

宇文护长期担任大冢宰(宰相),创设"天官府"作为权力核心,将六曹纳入其私府管辖,架空尚书省。在军事上,他通过都督中外诸军事职位控制禁军,并安排亲信贺兰祥、尉迟迥等镇守要地。其专权期间,北周攻灭南梁江陵政权(554年),但563年联合突厥攻北齐的邙山之战惨败,暴露军事短板。

4. 与武帝的权力博弈

宇文邕表面顺从宇文护,暗中积蓄力量。572年,武帝借阅读《周书·酒诰》之机,与卫王宇文直合谋,在含仁殿击杀宇文护,终结其15年专政。值得注意的是,宇文邕仍保留其"晋国公"封爵,显示对宇文氏家族势力的妥协。

5. 历史评价与制度影响

宇文护专权加速了西魏北周政治从"关中本位"向宇文氏家族垄断的转变,其创设的天官府制度为隋唐三省六部制提供了过渡形态。但滥杀功臣(如于谨之子于翼被贬)、频繁政变也削弱了统治稳定性。唐代史家令狐德棻在《周书》中批评其"寡于学术,昵近群小",而吕思勉则认为其专权是北周从"霸府"走向集权的必经阶段。

宇文护的专权本质上是南北朝门阀政治与军事贵族博弈的产物,其兴衰反映了北周政权从建立到巩固过程中的权力重构。值得注意的是,其统治期间推动的均田制、府兵制改革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制度基础。

文章标签:宇文

上一篇:温峤平定王敦乱 | 下一篇:裴矩经营西域路

宋孝武帝诛杀宗室

南北朝刘骏

宋孝武帝刘骏(430—464年在位)作为南朝宋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453—464年)对宗室的大规模诛杀是南朝政治斗争的典型表现。其屠戮宗室的行为不仅源于

韦叡钟离战佛狸

南北朝萧衍

韦叡与钟离之战是南朝梁对抗北魏的关键性战役,发生于梁天监六年(507年),此战以梁军大胜告终,彻底粉碎了北魏孝文帝(即“佛狸”拓跋宏之孙拓跋恪,

刘宋前废帝之乱

南北朝刘骏

刘宋前废帝之乱是指南朝宋废帝刘子业在位期间(465年)因暴虐无道引发的政治动乱。刘子业是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即位时年仅15岁,但其统治短暂而残暴,导

周处除害终改过

南北朝周处

“周处除害终改过”典出《世说新语·自新》,记载西晋时期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周处年少时为祸乡里,后幡然悔悟、除害自新的故事。这一事件具有深刻的历

宇文护三弑君王

南北朝宇文护

宇文护是北周权臣,鲜卑族出身,为北周实际奠基人宇文泰之侄。他在宇文泰去世后掌控朝局,因权力斗争在短短三年内(557-560年)连续废弑三位君主,成为南

宇文护专权弑三帝

南北朝宇文护

宇文护是北周权臣,鲜卑族宇文氏宗室,权倾朝野二十年,史载其连续弑杀三位傀儡皇帝(西魏恭帝拓跋廓、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成为中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