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南诏归附唐朝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2 | 阅读:9629次
历史人物 ► 唐朝

南诏归附唐朝是唐代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反映了中原王朝与地方政权互动中的复杂政治博弈。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南诏归附唐朝

1. 早期接触与羁縻统治(7世纪)

南诏在唐初由六诏中的蒙舍诏统一建立,因地处最南而得名。唐朝为对抗吐蕃势力,于738年支持皮逻阁统一六诏,册封其为"云南王",设立姚州都督府实施羁縻统治。考古发现的《南诏德化碑》详细记载了这一时期唐诏间的封贡往来。

2. 天宝战争的转折(750-779)

由于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张虔陀等人压榨南诏,阁罗凤于750年反唐,联合吐蕃大败唐军。但南诏在《德化碑》中仍强调"世世事唐"的立场,表明其战略灵活性。779年异牟寻继位后,因吐蕃征敛无度,开始谋求归唐。

3. 苍山会盟与贞元之盟(793-794)

在唐廷韦皋的积极斡旋下,异牟寻于793年派三路使者赴长安,提出"愿竭诚日南,永为藩属"。794年崔佐时与异牟寻在苍山神祠会盟,南诏宣布与吐蕃断绝关系,重新接受唐朝"南诏王"册封。唐朝恢复姚州都督府,并设立"云南安抚司"。

深层影响:

经济和军事上,南诏获得唐的丝绸、技术和军事支持,唐朝则取得对抗吐蕃的战略支点

文化方面,大量汉人官吏和僧侣进入云南,崇圣寺三塔等建筑体现唐风影响

为后世"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提供了范例,但未能根本解决地方政权离心问题

后续发展:

9世纪后随着唐室衰微,南诏再度扩张,869-875年曾多次进犯成都。这表明归附关系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政治特征,最终在902年郑买嗣篡位建立大长和国后彻底终结。

文章标签:

上一篇:张须陀镇压民变亡 | 下一篇:后晋出帝被掳北迁

唐代敦煌文化与丝路影响

唐朝吐蕃

唐代敦煌文化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其发展深受丝路贸易、宗教传播与多元文明交融的影响。作为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敦煌在唐代(618—907年)因丝路繁

李隆基的兴衰历程

唐朝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其统治时期(712—756年)可分为“开元盛世”和“天宝危机”两个阶段,是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兴衰转折

回纥助唐讨伐叛军

唐朝史朝义

回纥助唐讨伐叛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政权与回纥汗国军事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在平定"安史之乱"(755-763年)过程中。以下是具体史实与分析:1. 安史

安史之乱内乱影响

唐朝吐蕃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大规模叛乱引发,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政治、经济、社会

唐朝的对外交流与丝绸之路

唐朝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极为频繁的朝代,其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繁荣的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和技术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唐朝的对外交流主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教育

唐朝唐朝

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制度化与普及化深刻影响了政治结构、社会流动和文化发展。以下从制度设计、社会影响、教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