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唐代高僧、唐朝相对论著名学者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4-07 | 阅读:8067次历史人物 ► 玄奘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他一生致力于佛教翻译事业,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著名的西行取经,更使得佛教传播不断扩展,影响持续至今。
玄奘出生于陕西凤翔一个官宦人家,他聪慧好学,从小就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年幼时父母去世,他进京赴唐太宗求学。最初由于母亲的影响,他要求皈依佛门,但太宗认为他年纪还小,建议他多读书。后来他考中了进士,并成为了太宗的译文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佛之心,他常常早晨为皇上翻译文件,晚上则读佛经,研究佛学。
然而,玄奘不满足于在本国学习佛教,他渴望去到印度,亲身去了解佛教的本源。公元629年,他秘密离开了长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伊朗、波斯、阿富汗等地。他在那里学习梵文和印度佛学,并将目光放到了印度国内,他在钦岛寺等地逗留了5年。
公元645年,玄奘从印度回到了中国。他不但身体力行,也将自己的所学,投入到佛经翻译事业中。他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艰苦的、充满挫折的佛教取经之路,用12年时间在印度收集了657卷佛经,1200多个卷子,并于660年回到了长安,最终将这些经文全部翻译成汉语。
玄奘在佛教翻译方面属于相对论派,他认为译者应尽可能在原著的基础上,尽量准确地翻译出其本意。他认为翻译有两个重要任务:真实地反映原文,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满足读者的需求,让读者理解并接受翻译的学识。
玄奘的西行取经,为一段奇特又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经典。他在这段历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和危险,充分展现了其智慧和勇气,他埋头苦干、乘船漂流、横渡千山、扶老助弱、化瓦为舟等壮举,都让人惊叹不已。他坚信佛法能够让人获得教诲,获得真理,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历史上,玄奘是中国古代佛教的重要传承人,他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翻译事业上,也在他为人民做出的贡献中。他一生中淡泊名利,勤勉好孝,正直廉洁,积极向上,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总之,玄奘是一位杰出的佛教学者,他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和智慧来翻译佛经,传播佛法,弘扬中印两国文化之间的互通,他的成就将永远地被人们传颂。
文章标签:相对论
上一篇:隋朝外交关系 | 下一篇:五代十国时期的文人雅士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