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论衡作者
朝代:汉朝 | 时间:2024-05-03 | 阅读:6320次历史人物 ► 贾谊
《论衡》是先秦时期贾谊的著作之一,也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在《论衡》中,贾谊对各类观点和学说进行了批判和辩证,展现了他的独特思维和卓越才智。本文将重点探讨《论衡》中贾谊针对作者这一概念进行的论述和论证。
在《论衡》中,贾谊提出了“身说”和“外说”的概念来思考作者的问题。他认为,“身说”是指作者本身具有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倾向,而“外说”则是指作者在创作中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贾谊认为,读者应该首先关注作者的“身说”,即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创作动机,才能真正理解和评判作品。他认为,一个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内容和形式,还取决于它背后的作者和他所代表的价值观。
贾谊进一步指出,作者的身说和外说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他认为,作者在创作时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历史背景、读者需求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创作观念,从而导致他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与他本人的思想倾向不一致。贾谊认为,读者应该通过分析作品和了解作者的身说,来识别作者的真实意图和价值取向。
贾谊还对作者的信任和权威问题进行了论述。他认为,读者应该批判地看待作者的作品,而不是盲从和迷信。贾谊认为,作者的作品不是绝对真理和权威,而是相对而言的。他认为,作品的价值和观点取决于读者的理解和评判,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贾谊主张读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对作品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估。
最后,贾谊还提出了“观其人而后施之”的观点。他认为,读者在评价作者和作品时,应该综合考虑作者的个人品质、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等因素。贾谊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品往往需要一个优秀的作者来创作,艺术创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只有具备一定条件和素质的作者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因此,读者应该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个性,来评判其作品的真实性和价值。
总而言之,《论衡》中贾谊对作者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他强调了作者的身说和外说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作者在创作中所受到的影响和局限,提倡读者对作者的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贾谊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文学批评和艺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