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西周时期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朝代:西周 | 时间:2024-05-28 | 阅读:4445次
历史人物 ► 甘宁

西周时期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西周时期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西周时期,中国版图基本覆盖了现今华北、陕甘宁、东北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西周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地理环境

西周时期的中国地理环境主要表现为:

1. 地势起伏:地势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中部山区连绵,西部高原广阔,东部平原辽阔。这种地势特点为早期王朝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有丰富的矿产和山林资源,也有广袤的平原区适合农业耕种。

2. 气候多样:受高原和山地影响,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凉爽,适合牧业发展;东部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这种气候差异为不同经济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水系发达:长江、黄河等大河纵贯东西,加上众多支流,为水运和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丰富了水产资源。水系发达成为西周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自然资源

西周时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农业资源:西周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黍、稷等,这些作物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同时,西周还有丰富的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如桑麻、楮实等,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

2. 矿产资源:西周时期已开采利用的主要矿产有铜、铁、金、银等,这些矿产资源为西周的冶炼和金属制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础。铜的开采和利用更是西周青铜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3. 林业资源:西周时期的中国,山岳丘陵郁郁葱葱,森林资源丰富,为建筑、船舶、车辆等提供了大量优质木材。此外,林业资源还为制造器具、工艺品等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

4. 畜牧资源:西周时期,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主要饲养的牲畜有马、牛、羊等,为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军事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这些牲畜也是当时重要的食品和原料来源。

5. 水产资源:由于水系发达,西周时期的湖泊、河流、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鱼类、虾蟹等水产资源,为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食品来源。

总的来说,西周时期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也为西周文明的繁荣昌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章标签:地理环境

上一篇:寿梦敦厚学贤德 | 下一篇:鲁国春秋时期兴衰历程

周代的建筑风格

西周周礼

周代(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建筑风格承接夏商传统,同时为后世秦汉建筑奠定基础。周代建筑以礼制为核心,体现

西周官制与官职体系

西周周公旦

西周官制与官职体系是在周初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础上形成的层级化管理结构,其核心特点是"世卿世禄"与"分职授政"相结合,体现了"亲亲尊尊"的宗法原则。该体

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

西周清华简

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旨在培养兼具道德修养与实际才能的贵族子弟。以

周召共和与政权过渡

西周共和

周召共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权过渡时期,发生于西周晚期(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年),因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后,由周公、召公两大贵族共

甘宁锦帆贼王

三国甘宁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早年以“锦帆贼”的称号闻名。《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载:“(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

甘宁百骑劫营的勇略

三国甘宁

甘宁百骑劫营的勇略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甘宁军事生涯中的经典战例,展现了其超凡的胆识与战术素养。此战发生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期间,是孙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