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明朝 >> 详情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6-03 | 阅读:8733次
历史人物 ►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其编撰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医药学发展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其编撰过程及著作价值的详细分析: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

1. 编撰背景与动机

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早年习儒科考失利后专攻医学。他发现历代本草著作存在分类混乱、记载谬误等问题,如《证类本草》药物分类不科学,甚至混淆药性。为纠正这些错误,他立志重新编纂一部系统、可靠的药物学著作。

2. 历时二十七年的艰辛过程

自1552年起,李时珍广泛搜集古籍(参考800余种文献),同时深入实地考察。他足迹遍及湖北、安徽、江西等地,采集标本、验证药效,甚至亲尝百草以鉴别特性。例如,通过观察蕲蛇(白花蛇)的生态习性,纠正了前人关于其采集方式的错误记载。

3. 《本草纲目》的体例创新

全书52卷,收录药物1892种(新增374种),附方11096则,插图1109幅。突破性地采用"纲目分类法":

- "部"级分类:如水、火、土、金石等16部,体现自然演化思想;

- "类"级细分:如草部下分山草、芳草等10类,逻辑严密;

- "药品"详述:每药分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等项目,构建完整药物学体系。

4. 科学贡献与影响

- 药物学:首次记载铅中毒、汞毒性等病理反应,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先进观点;

- 植物学:详细描述曼陀罗花的作用,比西方早300年记载;

- 化学:记载蒸馏、升华等制药技术,如樟脑提纯工艺;

- 国际传播:17世纪传入日本、朝鲜,18世纪被部分翻译为拉丁文,达尔文曾引用其关于金鱼变异的记录。

5. 历史局限与评价

尽管受时代限制存在个别谬误(如"寡妇床头土"入药),但整体成就卓越。《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博极群书,精核物类"。现代学者认为,其科学方(观察→验证→分类)已具近代科研雏形。

李时珍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完成的这部巨著,不仅成为中医药经典,更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本草纲目》与《黄帝内经》一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文章标签:

上一篇:朱清开创海运 | 下一篇: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顾炎武天下兴亡责

明朝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和经学家,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日知录·正始》。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民族意识与

明朝的戏曲发展

明朝明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以传奇和杂剧为主的戏曲体系,并对后世戏曲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崇祯皇帝末日悲歌

明朝崇祯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1627-1644)充满了内忧外患,最终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自缢于煤山,标志着明朝的终结。崇

戚继光抗倭英雄录

明朝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军事家,其抗倭事迹和军事改革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安定和明代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戚继光抗倭的主要史实及其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的标题需结合历史文献考辨,实际应为《本草纲目》,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以下从多角度展开说明:1. 著作名称与历史记载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药物学家和博物学家,其代表作《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医药史上最早的综合性本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