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朱清开创海运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03 | 阅读:8365次
历史人物 ► 忽必烈

朱清是元朝初年著名的海运开拓者和航海家,对元代漕粮海运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是关于朱清开创海运的主要史实和相关扩展:

朱清开创海运

1. 漕粮海运的背景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北方粮食供应依赖江南。传统的运河运输受限于淤塞和效率低下,元世祖忽必烈急需开辟新航道。朱清与张瑄等人提议海运,利用海上航线将江南粮食直接北运,获得朝廷支持。

2. 朱清的海运探索

- 航线开拓:朱清等人最初试验从长江口的崇明岛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今天津),开辟了稳定的南北海运航线。

- 技术改进:通过观测季风规律、改进船舶设计(如平底沙船适应浅海),提高了航行效率和安全性。早期运粮量仅4万余石,后期增至百万石以上。

3. 海运体系的影响

- 经济价值:海运成本仅为陆运的十分之一,解决了京师粮荒问题,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

- 军事与外交:海运为元朝高丽、日本征战提供了后勤支持,同时推动了海上贸易发展。

- 管理机制:元代设立“海道运粮万户府”,朱清等人因功被授予官职,但后期因权势过大遭朝廷猜忌。

4. 历史争议与结局

朱清与张瑄因垄断海运致富,家族势力膨胀,被控“谋反”而遭诛杀。但其开创的海运制度延续至元末,成为明清漕运的重要参考。

5. 扩展知识

- 航海技术:元代海运吸收了宋代指南针和牵星板技术,航线记录见于《大元海运记》。

- 地理贡献:朱清的航线探索为后世郑和下西洋积累了经验,部分港口(如刘家港)成为明代航海起点。

- 文献记载:《元史·食货志》和文人笔记均提及朱清事迹,但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朱清的贡献奠定了元代海运的基础,虽个人结局悲剧,但其开创性的航海实践对中国古代漕运史和海洋开发具有深远意义。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名相寇准澶渊定策 | 下一篇: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

元顺帝北遁君王

元朝元顺帝

元顺帝北遁是元朝灭亡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终结与北元政权的开端。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及后续发展等方面详细阐述: 一、背

伯颜丞相平宋名将

元朝伯颜

伯颜(1236—1295),蒙古名巴阿邻·伯颜(Bayan of the Baarin),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元朝统一南宋的战争中担任主帅,是"平宋"战略的核心

元泰定帝守成君

元朝泰定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293-1328年),是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1323年至1328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孙,晋王甘麻剌之子。泰定帝的统治时

元宁宗幼年天子

元朝元宁宗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是元朝的第十位皇帝,登基时年仅7岁(1332年),在位仅53天便夭折,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他的短暂统治体现

元朝建立与忽必烈

元朝忽必烈

元朝的建立与忽必烈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蒙古帝国从游牧政权向中原王朝的转型。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忽必烈夺位与政权

元代对外战争与扩张

元朝忽必烈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对外战争与扩张体现了蒙古帝国的全球性战略和军事特点。元朝的扩张可分为三个阶段:蒙古帝国时期的大规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