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夏商 >> 详情

后羿代夏掌权柄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7-18 | 阅读:8519次
历史人物 ► 寒浞

后羿代夏是中国古代夏朝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早期王朝的权力斗争与政治更迭。根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这一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可概括如下:

后羿代夏掌权柄

1. 历史背景

夏朝自大禹传位启后,确立世袭制,但政权稳定性较弱。太康时期因荒废朝政、沉溺田猎,导致民心涣散。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非神话中的射日英雄)趁机崛起,利用夏王室内乱和诸侯离心,逐步掌握军事权力。

2. 政变经过

太康失国后,后羿以辅政为名驱逐太康,立其弟仲康为傀儡君主,实际控制朝政。仲康死后,后羿进一步废黜其子相,自立为夏后(即君主),史称“后羿代夏”。这一时期被称为“无王阶段”,标志夏朝首次被异姓势力取代。

3. 统治与败亡

后羿掌权后同样重蹈太康覆辙,沉迷狩猎而疏于政事,权力逐渐被亲信寒浞架空。寒浞最终联合部族杀死后羿,夺取政权,并追杀流亡的夏王族遗嗣(如少康),为后来的“少康复国”埋下伏笔。

4. 史料争议

《左传》与《竹书纪年》对事件细节记载有差异:前者强调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后者则记载了更血腥的篡位过程。现代学者多认为这是夷夏之争的体现,反映早期国家形态下部落联盟与中央王权的矛盾。

5. 文化影响

后羿形象在后世逐渐神话化,与射日传说混合。但历史中的后羿事件警示了“失德而失天下”的合法性观念,成为周人宣扬“天命靡常”的典型案例。考古上,二里头文化三期(约前1800—前1600年)的政权变动或与之相关。

后羿代夏是夏朝中衰的关键节点,展现了早期王朝的权力更替模式,也为后世提供了“权臣篡位-失政覆灭”的政治叙事范本。

文章标签:

上一篇:金圣叹评点才子 | 下一篇:西周的灭亡与平王东迁

后羿代夏掌权柄

夏商寒浞

后羿代夏是中国古代夏朝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早期王朝的权力斗争与政治更迭。根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这一事件的背景、过程

殷墟出土的青铜礼器

夏商殷墟

殷墟出土的青铜礼器是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宗教信仰与社会等级制度。以下从器型、

夏后杼东征扩土

夏商大禹

夏后杼(或作"予"、"宁")是夏朝第六代君主,姒姓,据《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等文献记载,其在位期间(约前19世纪)曾展开东征,巩固并拓展了夏王朝

箕子远走建朝鲜

夏商箕子

箕子远走建朝鲜是中国古代史和朝鲜半岛早期历史中一个重要的传说事件,反映了商周之际的政治变局与东亚文明的交流。以下从历史记载、学术考辨、文化影

后羿代夏掌权柄

夏商寒浞

后羿代夏是中国古代夏朝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早期王朝的权力斗争与政治更迭。根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这一事件的背景、过程

后羿代夏夺政权

夏商寒浞

后羿代夏是中国上古时期的重要政权更迭事件,反映了夏朝中期的政治动荡。根据《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这一事件发生于夏王太康时期(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