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7-22 | 阅读:943次
历史人物 ► 申侯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

背景与原因

1. 政治恩怨与权力斗争西周晚期,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黜王后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发了申侯的强烈不满。申国作为关中西部的重要诸侯国,与周王室长期联姻,此次废立直接触犯了申侯的利益。

2. 西戎势力的介入:犬戎是活动于西周西北部的游牧部族,长期与周王朝对峙。申侯为报复周幽王,选择与犬戎结盟,借助其军事力量攻周。这一策略既利用了犬戎的战斗力,也暴露了西周边疆防御的脆弱性。

3. 烽火戏诸侯的影响:传说中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对其失去信任。当犬戎真正入侵时,诸侯未及时救援,加速了西周的崩溃。

过程与结果

1. 联军攻陷镐京:约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发动突袭,攻破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周幽王仓促应战,死于骊山之下,伯服,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2. 平王东迁:幽王死后,申侯与其他诸侯拥立宜臼为周平王。为躲避犬戎威胁,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开启春秋时代。

3. 犬戎的后续影响:犬戎在镐京大肆劫掠后撤退,但此后戎狄对周王室的威胁持续存在,诸侯国逐渐坐大,周王室权威进一步衰落。

历史评价与延伸

1. 分封制的弊端:申侯引外族攻周的行为,暴露了分封制下诸侯与王室关系的脆弱性。诸侯为私利可借助外力对抗中央,导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

2. 民族关系的复杂性:犬戎的参与反映了中原政权与周边民族的矛盾。西周灭亡后,戎狄问题成为春秋诸侯(如秦、晋)扩张的契机。

3. 史料争议:《史记》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可能掺杂传说成分,但幽王失信于诸侯确为重要教训。清华简《系年》等出土文献提供了更丰富的细节,显示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共同行动。

结语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是西周覆灭的直接诱因,标志着分封体系的崩溃与周王室权威的终结。这一事件既是权力斗争的恶果,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格局与民族关系,为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埋下伏笔。

文章标签:犬戎攻

上一篇:夏朝大禹治水真实性 | 下一篇:战国策谋略解析

周代战争兵器演变

西周史进

周代(约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兵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战争兵器的演变与政治制度、军事技术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周代兵器在继承商代青铜兵器的基

周宣王中兴之路探秘

西周周宣王

周宣王(?—前782年),名姬静,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在位时期(前827年—前782年)通过一系列改革与军事行动,扭转了其父周厉王暴政引发的衰颓局面,史称

周康王时期的治世局面

西周姬钊

周康王姬钊是西周第三位君主,在位约25年(前1020—前996年),继承其父周成王开创的“成康之治”,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举措,巩固了西周早期的繁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

西周申侯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 背景与原因 1. 政治恩怨与权力斗争:西周晚期,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黜王后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发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

西周申侯

申侯联合犬戎攻周 背景与原因 1. 政治恩怨与权力斗争:西周晚期,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黜王后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发

申侯联戎覆西周

西周申侯

申侯联戎覆西周是西周末年一场关键的政治军事事件,直接导致周幽王政权崩溃与西周灭亡。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771年,涉及周王室内部权力斗争、外族势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