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墨家学派主张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7-05 | 阅读:2776次历史人物 ► 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工程技术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学派与儒家并称先秦"显学",其主张以"兼爱""非攻"为核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逻辑思辨特征,主要思想体系如下:
一、核心思想
1. 兼爱:主张无差别的普遍之爱("兼以易别"),反对儒家"亲亲有术"的差等爱。通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实现社会互济,蕴含早期平等观念。
2. 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攻伐无罪之国"),但支持防御性战争。墨家通过守城器械研发(如云梯防御装置)实践该主张,《墨子·备城门》记载了最早的军事工程学体系。
二、政治经济主张
3. 尚贤:打破世卿世禄制,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提出选举贤能的标准应基于能力而非血缘。
4. 尚同:建立自下而上的政令统一体系("上之所是,必皆是之"),强调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含早期科层制思想。
5. 节用:反对奢侈浪费,制定"器用之法"规定器物规格标准,主张"去无用之费"以增加社会总财富。
三、哲学与逻辑创新
6. 天志明鬼:以人格化的"天"作为道德根源("天欲义而恶不义"),通过"明鬼"说构建宗教威慑体系,但不同于传统天命观。
7. 三表法:提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的认识论标准,包含经验主义验证思想。
8. 逻辑学贡献:建立"类""故""法"的逻辑范式(《墨子·小取》),其"辩"学体系开创中国逻辑学先河。
四、科技实践
墨家团体兼具学者与工匠双重身份,《墨子》记载:
光学实验:小孔成像原理("景倒,在午有端")
力学研究:杠杆平衡与滑轮应用("挈有力则引无力")
几何定义:提出"圆,一中同长也"等精确概念
墨家在秦汉后逐渐式微,但其功利主义观、科学实证精神对后世民间结社(如任侠传统)和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清乾嘉学派通过《墨子》校勘重新发现其逻辑学价值,近现代学者更将其与西方实用主义哲学进行比较研究。
文章标签:墨子
上一篇:膳夫克铸鼎纪事 | 下一篇:秦朝水利工程的建造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