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马敛财专权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5 | 阅读:7130次历史人物 ► 阿合马
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要权臣,以敛财专权著称,其事迹在《元史·奸臣传》中有详细记载。以下是关于他的主要史实和分析:
1. 背景与崛起
阿合马(?—1282年)出身于花剌子模,早年依附于察必皇后家族,因精通财务和行政管理能力得到忽必烈重用。财政危机成为阿合马掌权的重要契机。忽必烈统治前期,频繁的对外征战(如对南宋、日本、东南亚的用兵)和庞大的官僚体系开支导致国库空虚,阿合马通过推行一系列财政改革逐渐掌握实权,最终官至中书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
2. 敛财手段
他的敛财措施主要包括:
盐铁专卖与增税:扩大盐、铁、茶等商品的官府垄断,提高专卖价格,并向商人征收高额税款。
“扑买”制度:将税收承包给商人,允许他们预先缴纳定额税款以获得征税权,导致地方横征暴敛。
发行纸钞(交钞):滥发无准备金支持的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民众财富缩水。
清查户籍与土地:通过重新丈量土地、登记人口,增加赋税基数,甚至强占民间田产。
3. 专权与结党
阿合马长期把持朝政,排除异己:
控制人事:安插亲信担任要职,如其子忽辛任大都路总管,形成家族势力网络。
打压汉人官僚:排挤汉族儒臣如刘秉忠、许衡等人,废除科举制度(1315年才恢复)。
架空中书省:另设尚书省独揽财政大权,削弱传统中枢机构的职能。
4. 社会影响与矛盾激化
民怨沸腾:苛捐杂税导致百姓破产,北方地区“民不聊生,逃移者众”(《元史·食货志》)。
汉化政策受阻:阿合马的权术加剧了蒙古保守派与汉法派的对立,延缓了元朝汉化进程。
宗教矛盾:阿合马作为穆斯林,在推广回回法(伊斯兰教法)时与佛教、道教势力冲突。
5. 结局与历史评价
1282年,益都千户王著联合高和尚等人,假传太子真金之命诱杀阿合马。忽必烈起初震怒,但查明其罪行后追论“奸恶”,抄没家产并处死其党羽。《元史》批判他“专愎自用,毒流天下”,但现代史学界也指出,他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元初财政危机,为忽必烈统一战争提供了经济支撑。
文章标签:阿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