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朱清海上霸业录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3 | 阅读:2298次
历史人物 ► 至元

朱清是元朝初期的重要海商和海运管理者,在中国古代海洋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海上霸业"的历史背景、主要事迹及影响:

朱清海上霸业录

一、历史背景

1. 南宋灭亡后,元朝急需解决南粮北运问题。由于运河淤塞,海运成为首选方案。

2. 元世祖忽必烈实行"官本船"制度,允许商人承包官方海运业务,为朱清等人提供了发展空间。

3. 宋元之际的海外贸易传统在东南沿海地区根深蒂固,为海运业储备了大量技术人才。

二、主要事迹

1. 盐商起家:朱清早年参与私盐贸易,熟悉沿海航运路线,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2. 海运改革:至元十九年(1282年)与张瑄共同开创北洋漕运航线,首次运粮四万六千石成功。

3. 航线开拓:开辟自刘家港至直沽(今天津)的海运干线,建立系统的沿岸导航标志。

4. 商业网络:其船队活跃于东海、黄海及高丽海域,据《元史》记载,鼎盛时拥有海船500余艘。

5. 官商结合:历任都漕运万户、江南行省参知政事等职,形成"亦官亦商"的特殊地位。

三、经济影响

1. 年运粮量从初期数万石增至元中期的三百多万石,极大缓解了北方粮荒。

2. 带动了太仓刘家港的崛起,使之成为14世纪亚洲重要海运枢纽。

3. 促进造船技术进步,元代"遮洋船"载重量可达千料(约600吨)。

4. 催生了专业海运管理体系,包括海运万户府、漕运司等机构。

四、历史评价

1. 《元史·食货志》称其"漕运之利,自清、瑄始"。

2. 实际垄断南北海运达三十年,但最终因权势过盛被元廷处决(1303年)。

3. 其商业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

4. 采用的"分季航行"制度和天文导航技术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与同时期阿拉伯海商相比,朱清势力的特殊性在于深度依附国家漕运体系,这既是其迅速崛起的原因,也埋下了悲剧结局的伏笔。其事业既反映了蒙元政权对海运的依赖,也体现了传统中国海商在官方框架下发展的局限性。

文章标签:霸业

上一篇:陆秀夫负帝蹈海忠 | 下一篇:杨涟铁骨抗阉党

黄道婆革新纺织

元朝至元

黄道婆(约1245—?)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原名黄道姑,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人。她对中国棉纺织业的机械化发展作出了开创

元武宗海山纪事

元朝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1281-1311年),名孛儿只斤·海山,是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位大汗,1307年至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元成宗铁穆耳之侄,父亲

高克恭山水人生

元朝高克恭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元代著名画家、政治家,其山水画艺术与人生轨迹紧密交织,展现出蒙汉文化交融背景下的独特文人气质。以下从多个维

名姬张怡云轶事

元朝至正

张怡云,元代名妓,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元顺帝至正年间(约14世纪中期),以才情、风姿与政治参与著称,是元代青楼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以下是其

黄道婆革新纺织

元朝至元

黄道婆(约1245—?)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原名黄道姑,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人。她对中国棉纺织业的机械化发展作出了开创

朱清海上霸业录

元朝至元

朱清是元朝初期的重要海商和海运管理者,在中国古代海洋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海上霸业"的历史背景、主要事迹及影响:一、历史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