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明朝 >> 详情

卢象升抗清殉国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6-10 | 阅读:2130次
历史人物 ► 卢象升

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宜兴(今江苏宜兴)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民族英雄。他是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大名知府等职,崇祯时期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晋升兵部侍郎。面对清军入关的威胁,他主张坚决抵抗,成为明末主战派的核心人物。

卢象升抗清殉国

抗清事迹与殉国经过:

1.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入关皇太极多尔衮、岳托分兵两路突破长城,威胁京师。卢象升临危受命,任宣大总督,总理天下援兵,但崇祯帝战和不定,主和派杨嗣昌、太监高起潜暗中掣肘,克扣粮饷,致其兵力仅剩五千残卒。

2. 巨鹿贾庄血战:同年十二月,卢象升在河北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他身穿麻衣,头系白巾(象征为父守孝兼明必死之志),率部激战,身中四箭三刀,最终力竭阵亡,时年39岁。战后,杨嗣昌阻挠验尸,八十日后遗体方得归葬,百姓闻讯痛哭。

3. 政治背景的悲剧:崇祯帝虽肯定其忠勇,但因朝廷内部主和派占优,卢象升的战略主张未被采纳,甚至战后未被及时追谥,直至南明弘光年间才追赠“忠烈”,清乾隆年间谥“忠肃”。

军事与思想特点:

练兵有方:卢象升创“天雄军”,以同乡宗族为纽带,军纪严明,作战勇猛,在镇压农民军时屡建战功。

武器革新:重视火器应用,曾招募葡萄牙炮手组建西洋炮队,对抗清军骑兵冲击。

文人武将双重身份:作为进士出身的儒将,其诗文豪迈,著有《卢忠肃公集》,临终前留下“剑折不改刚,月缺不改光”的绝笔。

历史评价与影响:

卢象升之死暴露了明末党争误国、战略摇摆的致命弱点。清代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称其“明末第一大将”,近现代学者如梁启超将其与史可法并列为“明末殉国双璧”。河北巨鹿至今存有卢象升墓和祠堂,其殉国地贾庄立碑纪念。

扩展知识:

同时期抗清名将孙承宗孙传庭同样因朝廷猜忌而战败身亡,反映出明末军事指挥体系的崩溃。

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关被称为“戊寅之变”,共攻破70余城,掳走人口46万,金银百万,为清军历次入关之最,而卢象升的抵抗延缓了清军攻势。

南明永历帝曾追谥卢象升为“忠烈”,晚清革命党人章炳麟以其事迹鼓吹反清,民国时期更将其塑造为民族气节的象征。

文章标签:卢象升

上一篇:元昭宗北元延续 | 下一篇:曾国藩组建湘军

江南市镇经济发展

明朝松江府

江南市镇经济在明清时期迎来了空前繁荣,形成了以苏、松、杭、嘉、湖为核心的全国经济中心,其发展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多维度分析:一、农业商业化为根基

明代数学成就概述

明朝程大位

明代数学在中国数学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其成就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发展,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传统数学的整理与

明朝侨居南洋华人

明朝明朝

明朝时期华人侨居南洋的历史是早期海外移民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迁徙背景、分布区域、社会活动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1. 迁徙背景

宋应星《天工开物》

明朝宋应星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成书于崇祯十年(1637年),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涵盖农业、

卢象升抗清殉国

明朝卢象升

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宜兴(今江苏宜兴)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民族英雄。他是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大名知府

卢象升:忠勇之士,义烈昭著

唐朝卢象升

卢象升:忠勇之士,义烈昭著史载,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湖北江夏(今武汉)有一位名叫卢象升的武官,他作为一名地方的法政官员,积极为民办事,深受百姓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