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张华博物志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5-24 | 阅读:3721次
历史人物 ► 张华

标题:张华《博物志》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张华博物志

1. 作者与成书背景

《博物志》为西晋学者张华所著,成书于3世纪。张华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其著作融合了当时的天文、地理、医药、民俗等知识,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知识体系与学术风尚。

2. 内容分类与结构

全书共十卷,内容庞杂,涵盖:

- 自然现象:如山川异闻、动植物特性。

- 方术与神话:收录神仙传说、占卜术数等。

- 地理志异:记录西域、南海等地的风物,部分内容与《山海经》相承。

- 科技与医药:涉及早期化学(如炼丹)、草药等。

3. 学术价值

- 文献学意义:保存了汉晋间的佚书片段,如《河图玉版》等。

- 科学史参考:对早期天文学(如星象记录)、矿物学(如“石胆”描述)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 文化影响:书中志怪内容为后世《搜神记》等小说提供了素材。

4. 争议与批评

部分记载因缺乏实证被质疑为“虚妄”,但现代学者认为其反映了古人的认知逻辑,兼具科学探索与想象成分。

5. 版本流传

现存版本以明代《稗海》本为通行本,清代学者周心如曾校勘补遗。敦煌残卷的发现亦为校勘提供新证。

6. 扩展知识

- 张华另著《张司空集》,但多散佚。

- 《博物志》中的“八月浮槎”故事,可能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早期版本之一。

- 书中“积油万石自然生火”的记载,被视为对石油可燃性的最早描述之一。

综上,《博物志》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民俗学及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其杂糅实证与传奇的风格,体现了中古时期知识的多元性。

文章标签:博物志

上一篇:孙权江东基业建立 | 下一篇:北朝乐府民歌的特色

孙恩起义风云

晋朝孙恩

孙恩起义是东晋末年规模庞大的民众起义之一,发生于公元399年至402年,主要波及东南沿海地区,对东晋政权造成沉重打击。此次起义由五斗米道首领孙恩及其

《晋朝时期的地方行政》

晋朝桓温

晋朝(265-420年)的地方行政体系在继承汉魏制度基础上有所变革,其特点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同时因门阀政治影响呈现出地方豪强与中央权力博弈的特点

《西晋与东晋的政治制度对比》

晋朝谢安

西晋与东晋的政治制度在继承汉魏传统的基础上,因时代变迁与政权处境差异而呈现显著不同。以下从中央官制、地方治理、士族作用、军事体系等方面展开对

《郭璞的术数之学与贡献》

晋朝郭璞

郭璞(276—324),字景纯,东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术数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术数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术数之学融合了汉代谶纬、阴阳五行、风水堪舆等

张华博物志探微

晋朝张华

《张华博物志探微》 《博物志》是西晋学者张华所著的一部博物学著作,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动植物、医药、神话传说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

张华博物志

晋朝张华

标题:张华《博物志》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1. 作者与成书背景 《博物志》为西晋学者张华所著,成书于3世纪。张华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其著作融合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