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清朝 >> 详情

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6-10 | 阅读:8976次
历史人物 ► 四库全书

纪晓岚(纪昀)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乾隆年间受命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负责统筹编纂这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以下从编纂背景、纪晓岚的贡献、全书内容及影响等方面展开说明:

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

1. 编纂背景

政治目的乾隆帝借修书之名推行“寓禁于征”政策,在收集全国书籍的同时查禁、篡改或销毁所谓“违碍”文献,以巩固清廷思想控制。

学术基础:传承明代《永乐大典》的类书传统,但更注重分类整理与考据,反映乾嘉学派“朴学”特色。

规模浩大:耗时13年(1772-1785),动用4000余人,收录典籍3461种,分抄7部,总字数约8亿。

2. 纪晓岚的核心贡献

统筹协调:作为总纂官,纪晓岚负责全书体例设计、分类校勘及内容审定,其学术威望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主持编写200卷的《总目提要》,对每部书考证源流、评价得失,堪称目录学巅峰之作,至今仍是研究古籍的重要工具。

考据严谨:秉持乾嘉学派“无征不信”原则,纠正常见文献讹误,如订正《水经注》版本错漏。

人才举荐:提拔戴震、邵晋涵等学者参与编纂,汇聚当时顶尖学术力量。

3. 《四库全书》的结构与内容

四部分类法

- 经部:儒家经典及注疏,如《周易》《论语》。

- 史部:正史、杂史、地理志等,含《史记》《资治通鉴》。

- 子部:诸子百家、科技著作,如《墨子》《天工开物》。

- 集部:诗文总集与别集,如《楚辞》《东坡全集》。

附加文献:收录西洋传教士的历算著作(如《几何原本》),但排斥佛教、道教经典。

4. 争议与局限

文献破坏:修书期间查禁书籍约3000种,焚毁6-7万卷,如明朝野史、反清诗文遭系统性清除。

篡改文本:对涉及民族问题的内容进行删改,如岳飞《满江红》中“胡虏”等词被替换。

学术偏见:轻视通俗文学(如小说、戏曲)及民间科技,部分珍贵文献未被收录。

5. 历史影响

文献保存:系统整理先秦至清初的典籍,许多孤本因抄录得以流传。

学术规范:确立考据学方,推动清代学术向实证转型。

文化争议:毁书与修书并行的做法引发后世对其“文化专制”的批判。

纪晓岚因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学术造诣,使《四库全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之作,但其编纂过程亦折射出帝制时代思想控制的复杂性。现存四部完整抄本分藏北京、台北、兰州、杭州,2008年全书影印出版,使这一文化遗产得以普及。

文章标签:四库全书

上一篇: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 下一篇:夏后少康复国记

龚自珍诗文革新先驱

清朝魏源

龚自珍(1792—1841)是清代中后期思想家和文学家,被后世誉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他的诗文创作和思想主张突破了传统桎梏,对晚清文学变革和近代思想解放

和珅贪腐敛财案

清朝和珅

和珅(1750—1799年),清朝乾隆、嘉庆两朝权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之一,其敛财规模和手段在封建官僚体系中极具代表性。以下是关于和珅贪腐案的详细

王锡阐的天文贡献

清朝阮元

王锡阐(1628—1682),字寅旭,号晓庵,江苏吴江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中国传统天文学向近代天文学过渡的背景下,通过独立研究,提

李自成与明朝的覆灭

清朝李自成

李自成与明朝的覆灭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推翻中央王朝的典型案例,其过程复杂且涉及多重历史因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分点分析: 1. 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天灾

纪晓岚编撰四库全书

清朝四库全书

纪晓岚(纪昀)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在乾隆皇帝主持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担任总纂官,对这部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成书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

清朝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工程,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步完成,历时15年。其编纂过程体现了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