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颜真卿忠烈书法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30 | 阅读:6902次
历史人物 ►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不仅在艺术上开创了雄浑刚健的“颜体”,更以忠烈气节名垂青史,其生平与艺术高度统一,成为后世文人“书品即人品”的典范。

颜真卿忠烈书法

一、颜真卿的忠烈气节

1. 安史之乱的卫国担当

755年安禄山叛乱时,颜真卿任平原太守,率先组织义军抵抗,被推举为盟主。其兄颜杲卿在常山殉国,侄儿颜季明被肢解,家族三十余人遇害。颜真卿忍痛写下《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悲痛中仍不失法度,笔势如刀刻斧凿,体现其刚烈性情。

2. 之乱中的殉国

783年,奸相卢杞唆使唐德宗派颜真卿劝降叛将烈。时年76岁的颜真卿明知必死仍毅然前往,被囚后怒斥叛贼,终被缢杀。临终前自写墓志、祭文,从容就义。

二、颜体书法的革新与特点

1. 突破初唐规范

颜真卿早年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其楷书突破欧阳询、虞世南的秀劲风格,以篆籀笔法入楷,创立结体宽博、筋骨雄强的“颜体”。《多宝塔碑》(44岁作)已显端倪,《颜勤礼碑》(60岁作)达到成熟,《仙坛记》(63岁作)更趋苍劲。

2. 艺术与人格的融合

《争座位帖》力透纸背,锋芒毕露,直斥权贵郭英乂谄媚宦官;《刘中使帖》听闻平叛捷报后狂草书写,线条如“钩锁连环”,展现激昂情绪。苏轼评:“书至颜鲁公,天下之能事毕矣。”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1. 宋代以来的尊崇

宋四家(苏黄米蔡)皆受颜体影响,明代董其昌称其“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清代碑学兴起后,何绍基钱沣等专学颜体以追摹盛唐气象。

2. 东亚文化圈的传播

颜体随遣唐使传入日本,空海和尚《聋瞽指归》即学颜法。朝鲜王朝确立“颜真卿—王羲之”并重的书学体系,《训民正音》碑刻亦见颜风。

颜真卿的书法与其忠义精神相互成就,宋代朱长文《续书断》称:“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他以生命诠释了儒家“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的士大夫理想,其作品至今仍是书法研习者临摹的范本,其人格更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

文章标签:

上一篇:薛举称霸陇西 | 下一篇:杜威降辽致国灭

罗隐讽刺诗人传

唐朝罗隐

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晚唐五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因其诗文以讽刺见长,后世称其为“讽刺诗人”,著

唐朝的农业技术与进步

唐朝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成就体现在耕作制度、工具改良、水利工程和作物推广等多个方面,奠定了中古时期农业经济繁荣的

唐朝的奴婢与阶层分化

唐朝唐朝

唐朝的奴婢制度与阶层分化是唐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深刻矛盾。以下从奴婢的来源、法律地位、社会功能及阶层分化等

唐代律令格式体系

唐朝唐六典

唐代的律令格式体系是中国法制史上系统化、法典化的典范,其核心由“律、令、格、式”四类法律形式构成,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融合了前

颜真卿忠烈书法

唐朝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不仅在艺术上开创了雄浑刚健的“颜体”

颜真卿祭侄文稿泣

唐朝颜真卿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追悼在安史之乱中殉国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草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此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