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韩熙载夜宴图主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5-20 | 阅读:6882次
历史人物 ► 韩熙载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创作于约10世纪中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以工笔重彩的技法描绘了南唐权臣韩熙载举办夜宴的奢华场景,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更是研究五代社会文化、服饰礼仪和贵族生活的重要史料。

韩熙载夜宴图主

核心内容与艺术特色

1. 历史背景

- 韩熙载(902—970)原为北方士族,后投奔南唐,官至中书侍郎。因政治抱负受挫,晚年纵情声色以避祸。南唐后主李煜疑其有二心,派顾闳中潜入韩府窥探,此画即为顾闳中“目识心记”后的实录。

- 画作暗含政治隐喻,既表现韩熙载的颓放自保,也反映了南唐政权末期的腐朽。

2. 画面结构与场景

- 采用连环长卷形式,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散宴”五段场景,通过屏风、几案等巧妙分割空间,形成连续叙事。

- 人物多达46人,涵盖宾客、乐伎、侍从等,神态生动,如韩熙载的忧郁、舞姬王屋山的娇俏,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念。

3. 细节中的文化信息

- 服饰:男性多戴幞头,穿圆领袍;女性着高腰长裙,反映五代服饰风尚。乐伎的簪花、披帛细节精致。

- 器具:出现注子(酒壶)、瓷碗、屏风等,印证南唐手工业的发达。

- 音乐舞蹈:描绘琵琶、横笛、拍板等乐器,以及“六幺舞”,为古代乐舞研究提供图像依据。

4. 艺术价值与影响

- 顾闳中运用“铁线描”勾勒轮廓,设色浓丽而不失典雅,承袭唐代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传统。

- 清代《石渠宝笈》收录此画,后世临摹版本众多(如唐寅摹本),可见其标杆地位。

延伸知识

政治避祸的典型:类似韩熙载的“自污”行为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如秦将王翦求田宅以释秦王疑心。

五代绘画的写实倾向:相较宋代院体画的程式化,五代画家更重个体性格刻画,如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

《韩熙载夜宴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历史深度与艺术造诣至今仍为学界热议。

文章标签:夜宴

上一篇:唐朝的货币与经济政策 | 下一篇:宋仁宗庆历新政

李守贞河中反叛

五代十国李守

851# 1.0.0 (2022-10-10) Features init: 初始化项目 ([0a0a0e1](https://github.com/liuweiqiang1/liuweiqiang1.github.io/commit/0a0a0e1b0a0c0a0a0a0a0a0a0a0a0a0a0a0a0a0)) init: 初始化项目 ([0a0a0e1](https:/

十国佛教发展小史

五代十国李煜

十国佛教发展小史 十国(902—979年)是唐末五代至宋初的割据时期,佛教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区域化发展的特点。北方因战乱频繁,佛教受到一定抑制;南方十国

韩熙载夜宴图主

五代十国韩熙载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创作于约10世纪中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以工笔重彩的技法描绘了南唐权臣韩熙载举办

孟昶后蜀末帝

五代十国孟昶

孟昶(919年-965年),原名孟仁赞,后蜀末代皇帝,934年至965年在位,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第二位君主。其父孟知祥建立后蜀后不久去世,孟昶继位时年仅16岁

韩熙载夜宴图主

五代十国韩熙载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创作于约10世纪中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以工笔重彩的技法描绘了南唐权臣韩熙载举办

韩熙载:五代时期的名将名臣

五代十国韩熙载

韩熙载:五代时期的名将名臣韩熙载是五代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与成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是那个时代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国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