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南唐文坛领袖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07 | 阅读:5013次历史人物 ►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南唐文坛的人物之一。他与弟弟徐锴并称“二徐”,在南唐文坛具有极高地位,对宋初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文学方面,徐铉擅长诗、文、赋,作品风格典雅庄重,讲究辞藻华丽,形式工整。他的诗歌多描写宫廷生活、宴饮酬唱,也有不少感怀时事的作品。文章则以骈文见长,注重用典,文风瑰丽,代表作品有《骑省集》(又称《徐公文集》)等。作为南唐文坛,他主导了南唐的文学风尚,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创作。
在政治方面,徐铉历仕南唐三代君主,官至吏部尚书。南唐灭亡后,他随李煜降宋,继续在北宋担任官职,如散骑常侍等职。他在政治上的经历反映了五代十国文人在政权更迭中的处境。
在学术领域,徐铉精通文字学、音韵学。他曾参与校订《说文》,并整理注音,对后世文字学研究有重要贡献。徐铉还精通书法,尤擅篆书、隶书,他的书法作品被当时人视为楷模。
徐铉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体现了南唐文化的特点:一方面继承晚唐五代的文学传统,注重形式美感;另一方面又融入江南地域的婉约风格。他的作品在宋初仍被广泛传诵,成为连接唐音与宋调的重要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徐铉与其弟徐锴并称“大小徐”,二人皆以文学见长,形成了五代宋初文坛上著名的“徐氏文学世家”。此外,徐铉作为南唐旧臣,在入宋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文化影响力,这反映了他卓越的文学造诣在当时获得的广泛认可。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