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12 | 阅读:8957次
历史人物 ► 张飞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了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经典事迹,此事发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的背景下。以下结合史料与相关背景展开分析: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1. 历史事件核心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撤离新野时,张飞率二十骑断后。他据守当阳桥(即长坂桥),"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大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竟无人敢近,刘备势力得以脱险。裴松之注引《魏略》补充,张飞拆毁桥梁的细节可能为后世演义所本。

2. 战术合理性分析

地形优势:当阳桥地处汉水支流,河道构成天然屏障

心理震慑:张飞以勇猛著称,其"万人敌"威名(见《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评》)产生威慑

曹军状态:曹军刚经历长坂追击战(记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已成疲兵

3. 相关军事背景

曹操此次南征动用主力,据《资治通鉴》载有"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的急行军。刘备军包含十余万百姓(含辎重),日行仅十余里。张飞此举为掩护撤退的关键战术节点。

4. 与演义的差异

正史无"三声喝断"情节

无明确记载曹军将领被吓死(演义作夏侯杰)

据《三国志·赵云传》,赵云救护阿斗发生于此前战斗

5. 后续影响

此战后刘备改道汉津,与关羽会合,为赤壁之战奠定联合孙权的基础。《华阳国志》记载张飞因此战获"万人之敌"评价,成为其军事生涯重要转折点。

值得注意,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指当阳桥在唐时仍存遗迹,但具置存争议。现古在湖北当阳已发现多处汉代桥梁遗址,与文献记载的交通路线基本吻合。这一战例充分体现了古代战争中地形利用与心理战术的结合,其真实性得到多部史籍交叉印证。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朝宫廷乐舞与礼仪 | 下一篇:刘隗谗言扰朝堂

左慈戏弄曹操显神通

三国曹操

左慈戏弄曹操显神通的故事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志怪传说。尽管情节带有神话色彩,但其中隐含的历史背

贾诩奇谋助曹魏

三国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先后辅佐董卓、张绣,最终归附曹操,成为曹魏阵营的重要智囊。他的谋略深远,多次在关键时刻为曹魏政权化险为夷,以下从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三国张飞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了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经典事迹,此事发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的背景下。以下结合史料与相关背景展开分析

周瑜赤壁火烧曹军

三国周瑜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这场战役的实际指挥者是周瑜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三国张飞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了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经典事迹,此事发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的背景下。以下结合史料与相关背景展开分析

张飞的真实性格

三国张飞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历史上真实的性格与《三国演义》的文学形象有一定差异。根据《三国志》等史籍记载,他的性格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