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贾诩奇谋助曹魏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13 | 阅读:8920次
历史人物 ► 贾诩

贾诩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先后辅佐董卓张绣,最终归附曹操,成为曹魏阵营的重要智囊。他的谋略深远,多次在关键时刻为曹魏政权化险为夷,以下从历史角度分析其贡献及特点:

贾诩奇谋助曹魏

一、张绣时期:两次击败曹操的奇谋

1. 宛城之战(197年)

贾诩初随张绣时,曹操南征宛城。贾诩建议张绣诈降后突袭,导致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战死,此役成为曹操一生少有的惨败。

2. 追击败兵的反逻辑决策

曹操退兵后,张绣欲追击,贾诩劝阻未果致败;后贾诩又建议“即刻再追”,反杀曹操后卫部队。他分析:曹军初退必亲自断后,待其松懈时二次追击可胜。此举体现其对人心的精准把握。

二、归曹后的关键谋划

1. 官渡之战的战略建议(200年)

贾诩投曹后,在官渡对峙中提出“四胜论”(明胜、勇胜、用人胜、决机胜),坚定曹操抗袁决心。战后劝阻曹操南征刘表,避免两面受敌。

2. 离间马超韩遂(211年)

渭南之战中,贾诩献离间计,利用韩遂与马超的猜忌,令西凉联军内讧,曹操趁机大破马超,平定关中。

3. 曹丕继位的政治操作(220年)

曹操晚年犹豫立储,贾诩以“袁绍、刘表废长立幼之祸”暗示曹丕为合法继承人,助其稳固世子之位,直接影响曹魏政权过渡。

三、贾诩的谋略风格

1. 洞悉人性

善于利用对手心理弱点,如对张绣追击战的分析、离间马韩时故意涂改韩遂书信。

2. 低调自保

改投曹操后谨慎寡言,不结党营私,得以在政权更迭中善终,七十七岁卒,谥曰“肃侯”。

3. 务实主义

主张“兵无常形”,反对虚张声势。如劝阻曹操征孙权时直言“未得天时”,体现其重实际轻虚名的思维。

四、历史评价与争议

陈寿三国志评其“算无遗策,经达权变”,但指出其谋略可能导致乱局(如劝李傕反攻长安)。

裴松之认为贾诩助曹丕继位是为个人仕途,非忠国之举。

现代视角:其谋略虽高效,但早期依附董卓、李傕的行为存在道德争议,属乱世中的现实主义者。

贾诩的才能在三国谋士中独树一帜,他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思维深刻影响了曹魏的战略布局,其“乱武”与“止乱”的双重形象,折射出汉末群雄博弈的复杂性。

文章标签:贾诩

上一篇:西汉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 下一篇:魏晋清谈的文化影响

糜竺散财助刘备

三国刘备

糜竺散财助刘备是《三国志》等史籍中记载的重要事件,展现了东汉末年豪族对政治人物的支持及其战略意义。以下依据史料展开分析: 一、糜竺的背景与财力

左慈戏弄曹操显神通

三国曹操

左慈戏弄曹操显神通的故事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志怪传说。尽管情节带有神话色彩,但其中隐含的历史背

贾诩奇谋助曹魏

三国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先后辅佐董卓、张绣,最终归附曹操,成为曹魏阵营的重要智囊。他的谋略深远,多次在关键时刻为曹魏政权化险为夷,以下从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三国张飞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了张飞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经典事迹,此事发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的背景下。以下结合史料与相关背景展开分析

贾诩奇谋助曹魏

三国贾诩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先后辅佐董卓、张绣,最终归附曹操,成为曹魏阵营的重要智囊。他的谋略深远,多次在关键时刻为曹魏政权化险为夷,以下从

贾诩一言乱长安

三国贾诩

“贾诩一言乱长安”典出《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指的是谋士贾诩在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导致东汉朝廷再次陷入混乱的关键事件。以下从史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