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7 | 阅读:2153次
历史人物 ► 吐蕃

唐朝吐蕃的关系是唐代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在近三百年间呈现出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复杂互动,既有军事对抗,也有政治联姻、经济文化交流。以下是主要阶段的梳理及相关扩展: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1. 初期接触与冲突(7世纪上半叶)

吐蕃崛起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约629年),逐步向外扩张。唐太宗时期,吐蕃于638年首次与唐发生冲突,进攻松州(今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

文成公主和亲(641年):松赞干布遣使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此举促进唐蕃和平,吐蕃引入中原的农业、医药、佛教文化,拉萨的小昭寺即为文成公主主持修建。

2. 高宗至玄宗时期的拉锯战(7世纪中后期至8世纪)

争夺安西四镇:吐蕃与唐围绕西域控制权展开长期争夺。670年,吐蕃攻陷安西都护府,唐军多次反攻(如692年王孝杰收复四镇)。

金城公主和亲(710年):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短暂缓和关系。但吐蕃仍趁唐与阿拉伯帝国(大食)争夺中亚之际,联合大食对抗唐朝,如751年怛罗斯之战后,吐蕃进一步扩张。

3. 安史之乱后的格局剧变(8世纪中后期)

吐蕃趁虚而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调陇右、河西兵力平叛,吐蕃趁机侵占河陇地区(今甘肃、青海),甚至一度攻入长安(763年),迫使唐代宗出逃。

长庆会盟(821-822年)唐穆宗时期,双方在长安和拉萨立碑盟誓,划定边界(大体以六盘山为界),标志着唐蕃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期。

4. 经济文化交融

佛教传播:吐蕃通过唐朝接收佛教经典,桑耶寺的建造融合了唐、印度、尼泊尔风格。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汉藏双语文献,印证了双方宗教交流。

贸易与工艺:唐向吐蕃输出丝绸、茶叶、瓷器,吐蕃的马匹、玉石、药材通过“茶马互市”输入中原。

5. 衰落与后续影响

9世纪中叶,吐蕃因内乱瓦解,唐亦因藩镇割据衰亡,双方对抗结束。但吐蕃的佛教文化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藏传佛教体系,而唐蕃互动也为元明清中央政权治理西藏提供了历史借鉴。

总体而言,唐蕃关系是古代中原王朝与边疆政权互动的典型,既有地缘争夺的残酷性,也有文明交融的深远意义。

文章标签:吐蕃

上一篇:杨素助晋王夺嫡 | 下一篇:边镐平定楚地叛乱

唐朝州县制的行政体系

唐朝唐朝

唐朝州县制是承袭隋朝并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行政体系,构成了"道—州(府)—县"三级架构,其核心特点如下:1. 州级行政单位全国设300余州,分上、中、下三等

李白诗仙风华录

唐朝李白

《李白诗仙风华录:盛唐的诗意狂歌》一、诗酒人生:谪仙人的精神图腾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生平与酒密不可分。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

诗人白居易的社会现实主义创作

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是中唐时期最具社会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诗人,其诗歌创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现实矛盾与民生疾苦。他的创作主张“文章合

唐代的绘画与吴道子

唐朝吴道子

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黄金时代,绘画艺术在技法、题材和理论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吴道子(约680—759年)作为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被后世尊为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史

唐朝吐蕃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史是7至9世纪中国中原王朝与青藏高原政权之间复杂互动的缩影,既有军事冲突又有文化交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下从多维角度展开

唐与吐蕃和战关系

唐朝吐蕃

唐朝与吐蕃的和战关系是7至9世纪东亚国际政治的重要篇章,双方在近两百年间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和亲、会盟的复杂互动,既体现了军事对抗的激烈性,也展现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