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书法艺术四大家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01 | 阅读:1797次历史人物 ► 唐朝
唐朝书法艺术四大家是指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他们在楷书领域成就卓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1. 欧阳询(557—641)
-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唐之际书法家。
-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代表,结构严谨,笔力险劲,世称“欧体”。其“三十六法”总结楷书结构规律,成为后世范本。
- 兼善隶书、行书,作品如《化度寺碑》《皇甫诞碑》亦为经典。
2. 褚遂良(596—658)
- 字登善,钱塘(今杭州)人,唐高宗时期宰相。
- 书法继承王羲之,风格疏瘦劲练,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展现流动的韵律感。
- 早期作品《孟法师碑》融合欧、虞之长,晚期《大字阴符经》更显飘逸。
3. 颜真卿(709—784)
- 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安史之乱中抗贼立功。
- 创“颜体”,楷书雄浑宽博,如《颜勤礼碑》《仙坛记》,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 篆籀笔法融入楷书,笔画丰腴厚重,打破初唐瘦硬书风。
4. 柳公权(778—865)
- 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少师。
- 楷书以《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闻名,笔法挺拔,骨力遒劲,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
- 提出“心正则笔正”的书学理论,强调人品与书风的统一。
扩展知识:
唐朝书法理论发达,孙过庭《书谱》系统阐述草书创作,张怀瓘《书断》分三品评历代书家。
唐代书法教育纳入科举“书学”,要求“楷法遒美”,推动书法的普及与规范化。
这四家代表了唐代楷书的最高成就,其法度与创新深刻影响了宋元明清的书风演进。
文章标签:书法艺术
上一篇:柳䛒撰《晋王北伐记》 | 下一篇:王晏球大破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