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郦道元:南北朝地理学家及其著述《水经注》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7-01 | 阅读:1045次
历史人物 ► 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他是南北朝时期地理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地理学著作中的瑰宝,对后世地理学、历史学、文学等领域影响深远。

郦道元:南北朝地理学家及其著述《水经注》

一、生平与背景

郦道元生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郦范曾任青州刺史。他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对地理和水利感兴趣。成年后历任御史中尉、冀州镇东府长史等职,足迹遍及北魏大半疆域,这为《水经注》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527年,他在关中地区任职时因政治斗争遇害。

二、《水经注》的学术价值

1. 内容体系:《水经注》是为三国时期《水经》所作的注释,但实际成书规模远超原书。全书40卷(现存约30万字),记载了1252条河流,涉及水文、地貌、物产、民俗、历史、神话等,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地理著作。

2. 科学方法:郦道元注重实地考察与文献考证结合,纠正了前代许多错误记载。例如对黄河源头的描述比《汉书·地理志》更准确。

3. 文献征引:引用古籍达437种,其中如《竹书纪年》《汉武故事》等佚书赖此保存片段。

4. 跨学科价值:书中包含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区划、地名变迁、水利工程(如曹操开凿的白沟)等史料,对研究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文学与艺术成就

《水经注》的文学性备受后世推崇,其写景文字被赞为"山水散文之祖"。例如《三峡》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描写,被清代刘熙载评为"郦注优姿,时肖物情"。书中还保存了众多民间传说,如"巫山神女"的早期记载。

四、版本流传与影响

唐代以前《水经注》已出现散佚。现存重要版本有:

宋代《崇文总目》著录40卷本(已佚)

明代《永乐大典》本(现存最古版本)

清代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校勘本

近代王国维胡适等学者曾对版本系统进行考辨。日本学者森鹿三的《水经注疏》是重要研究著作。

五、历史地位

郦道元的贡献在于开创了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著作的范式。对比同时期裴秀的制图学成就,郦道元更侧重地理要素的系统记录与人文阐释。明代徐霞客的考察方法深受其影响,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多引用《水经注》。

六、相关争议问题

1. 《水经》作者历来有桑钦、郭璞等说,现代学者多认为系汉魏间无名氏所作。

2. 郦道元未亲至江南,书中南方水系记载多采自他人著作,存在若干疏误。

3. 清据学派对经文、注文的区分有过长期争论,形成"戴赵之争"学术公案。

郦道元及其《水经注》不仅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中世纪地理文献的重要代表。198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郦道元山",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文章标签:地理学家

上一篇:鲜于长:晋朝的著名书法家 | 下一篇:隋朝修建广通渠

刘裕建宋代晋称武帝

南北朝刘裕

刘裕代晋建宋称武帝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东晋的终结和南朝宋的开始。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 东晋末年,门阀士族势力衰落,

庾信羁留北朝

南北朝庾信

庾信(513—581)是南朝梁至北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出身南阳新野庾氏,早年以文采闻名于梁朝宫廷。548年爆发的侯景之乱成为其人生转折点,梁元帝萧绎派其

郦道元:南北朝地理学家及其著述《水经注》

南北朝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他是南北朝时期地理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拓跋焘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鲜卑名佛狸伐,是北魏第三位皇帝(423—452年在位)。他是明元帝拓跋嗣长子,庙号世祖,谥号太武皇帝。其统治时期是北魏

郦道元:南北朝地理学家及其著述《水经注》

南北朝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他是南北朝时期地理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水

郦道元注《水经》成书

南北朝郦道元

郦道元(约472—527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完成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该书名义上是对东汉桑钦《水经》的注释,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