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匡衡凿壁偷光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01 | 阅读:4982次
历史人物 ► 匡衡

匡衡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以精通《诗经》著称。关于"凿壁偷光"的典故,最早见于《西京杂记》的记载,但需要从历史考证角度进行辨析:

匡衡凿壁偷光

1. 典故源流考据

《西京杂记》成书于东晋,距离匡衡生活时代已有300余年。该书被《四库全书》归入"小说家类",其记载的真实性存在争议。正史《汉书》中仅记载匡衡"家贫佣作以供资用",未提及凿壁事。

2. 汉代照明条件

考古发现显示,汉代平民家庭普遍使用陶制油灯,燃料以动物脂肪为主。根据《盐铁论》记载,当时"贫者脂薪不继",但完全无照明的情况较为罕见。匡衡作为经学博士弟子,其实际经济状况可能优于典故描述。

3. 学术成就考证

匡衡确为汉代《诗经》研究大家,创立"齐诗"学派。其奏疏被收录于《汉书》,显示深厚的经学造诣。元帝时期官至丞相,开创汉代儒生为相的先例。

4. 文化象征意义

该典故在唐代《蒙求》等启蒙读物中广泛传播,成为勤学典范。宋代以后更衍生出"借光"等成语,体现传统社会对苦读精神的推崇。

5. 现古佐证

洛阳汉代贫民遗址发掘显示,当时土墙厚度约30-40厘米,凿穿后可能影响建筑结构。这与典故描述存在一定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类似勤学典故在汉代还有"孙敬悬梁""车胤囊萤"等,这些记载多带有道德教化色彩,应结合历史语境理解。匡衡的真实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经》注释体系和对汉代礼制建设的贡献。

文章标签:

上一篇:张良博浪沙刺秦 | 下一篇:周瑜火烧赤壁破曹

班彪续写史记

汉朝汉武帝

班彪续写《史记》是东汉时期史学发展的重要事件,体现了汉晋之际私家修史的传承与创新。班彪(公元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是著

汉武帝的治国方略研究

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治国方略以“外攘夷狄,内兴功业”为核心,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维度改革,奠定了汉朝强盛

汉朝与西南夷的关系

汉朝汉朝

汉朝与西南夷的关系是汉代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逐步整合与控制。这一过程始于汉武帝时期,延续至东汉,涉及军事征服、

汉朝乐舞艺术的特色

汉朝汉朝

汉朝乐舞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特色融合了先秦文化传统与汉代社会新风尚,形成兼具仪式性、娱乐性与多元化的风格。以下是其核心特色

匡衡凿壁偷光

汉朝匡衡

匡衡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以精通《诗经》著称。关于"凿壁偷光"的典故,最早见于《西京杂记》的记载,但需要从历史考证角度进行辨析:1. 典故源流考据

神医宝篆王匡衡

元朝匡衡

王匡衡是一位传奇的古代神医,他的医术精湛,被后世誉为"神医"。下面是关于王匡衡的1000字文章:王匡衡生于东汉末年,是一位出身平凡的农家子弟。从小他就显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