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周宣王中兴的历程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6-14 | 阅读:4155次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周宣王中兴是西周晚期由周宣王姬静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恢复周王室的权威与国力。其历程及背景如下:

周宣王中兴的历程

1. 背景与即位前的危机

周宣王即位前,西周经历了厉王时期的暴政与国人暴动(前841年),厉王被逐,由共伯和摄政(即“共和行政”)。宣王即位时(前828年),王室衰微,诸侯离心,周边戎狄频繁侵扰(如猃狁、淮夷),经济因“专利”政策与天灾陷入困境。

2. 政治与军事改革

强化王权:宣王废除厉王时期的苛政,恢复“乡遂”制度,整顿官吏选拔,强调“明德慎罚”。

军事扩张:任用召穆公、尹吉甫等将领,多次征伐猃狁至太原(今甘肃东部);派南仲筑城朔方防御;对淮夷、徐戎用兵,重新控制东方诸侯。

诸侯维系:通过盟会与册命(如申伯、韩侯)重建宗藩关系,但晚年因干涉鲁国继位(“废长立幼”)引发诸侯不满。

3. 经济与文化措施

农业恢复:推行“籍田”仪式以示重农,整顿井田制(争议较大),改善水利。现存《兮甲盘》铭文记载了对南方淮夷的贸易管控。

文化整合:支持史官整理文献,现存《诗经》中《大雅·崧高》《小雅·六月》等篇可能反映其功绩。

4. 中兴的局限与衰落

后期失误千亩之战(前797年)败于姜氏之戎,南征失利导致“丧南国之师”,削弱军力。

制度痼疾:西周封建制度已趋解体,宣王未能解决诸侯坐大问题,其死后仅11年幽王即亡于犬戎(前771年)。

延伸知识

考古证据显示,宣王时期青铜器(如毛公鼎)铭文篇幅增长,反映王权试图强化权威;但关中地区遗址的衰败表明经济恢复有限。后世儒家将宣王与“成康之治”并称,实则中兴仅是回光返照,为平王东迁埋下伏笔。

文章标签:周宣王中兴

上一篇:夏王扃承位守成 | 下一篇:《左传》中的战争记载

周代教育制度考

西周齐国

周代教育制度考周代(前1046—前256年)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教育体系以"官学"为主,兼具"礼乐教化"与"政教合一"的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周孝王非子养马封秦

西周非子

周孝王非子养马封秦的故事是先秦时期秦国早期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反映了周王室与嬴姓秦人之间的政治互动,以及秦人崛起的开端。以下是基于《史记·秦本纪

微子启降周封于宋

西周微子

微子启降周封于宋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周王朝对殷商遗民的怀柔政策与政治智慧。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一、历史背景1. 殷

周公制礼背后的故事

西周周公

周公制礼是西周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姬旦)主导的一次系统性礼制改革,其背景和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国礼文化的千年发展。以下基于《尚书》《周礼》

小邾子始爵

西周周宣王

“小邾子始爵”是春秋时期小邾国(又称郳国)国君首次受封爵位的重要历史事件,涉及周代分封制度和诸侯国起源。根据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可梳理以下几

郑桓公徙民东迁

西周周宣王

郑桓公徙民东迁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事件,对郑国的崛起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郑桓公(公元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