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汉代的货币与五铢钱制度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16 | 阅读:9042次
历史人物 ► 汉武帝

汉代的货币体系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核心是五铢钱制度的创立与完善。汉初沿用秦半两钱,但由于民间私铸与减重问题,货币制度混乱。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推行币制改革,废除半两钱,改铸重如其文的“五铢钱”,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的标准化时代。五铢钱的特点是:形制规整,外廓平整,钱文篆书“五铢”二字对称清晰,重量严格控制在3.5-4克(约合一铢为0.65克),铜锡配比科学,防伪性较高。

汉代的货币与五铢钱制度

五铢钱制度的深层意义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经济调控,中央政府通过控制铸币权,抑制诸侯和地方势力;二是财政需求,支撑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军事开支;三是技术革新,采用陶范叠铸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考古发现证实,汉代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等分期,其中公元前113年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统一铸造的版本质量最优,私铸现象基本杜绝。

汉代货币体系还包括黄金与布帛的辅助流通。黄金以“斤”为单位(1斤=16两),用于大额赏赐和国库储备;布帛(尤其是绢)在河西走廊等地区作为实物货币补充。新莽时期曾短暂推行“泉货六品”等复杂币制,但很快随政权覆灭而废止,东汉光武帝重建五铢钱制度并沿用至汉末。

从世界范围看,五铢钱制度比罗马第纳尔银币体系更早实现中央集权下的货币标准化,其流通范围覆盖西域至朝鲜半岛,通过丝绸之路影响中亚。该制度持续700余年,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才被开元通宝取代,但“铢”作为重量单位仍长期沿用。汉代五铢钱的出土数量极大,仅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一次就发现数万枚,其铭文变化成为考古断代的重要依据。

文章标签:货币

上一篇:顿弱游说列国 | 下一篇:三国医药与养生文化

李广难封的悲情飞将军

汉朝李广

李广“难封”的悲剧是西汉军事制度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典型历史案例。作为《史记》中形象最丰满的将领之一,李广的际遇折射出汉武帝时期军功评价体系的严

蔡伦改进造纸术流芳

汉朝蔡伦

蔡伦(约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时期桂阳郡耒阳县(今湖南耒阳)人,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重要改进者,其贡献被视为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蔡伦在汉

霍光辅政与汉昭帝

汉朝霍光

霍光辅政与汉昭帝是西汉中期重要的政治组合,其历史影响深远。汉武帝晚年因太子刘据卷入巫蛊之祸而死,传位年仅8岁的少子刘弗陵(汉昭帝),并任命大司

汉代名将李广的战绩

汉朝李广

汉代名将李广(前184年-前119年)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虽然其一生战功卓著,但最终未能封侯,成为

汉武帝刘彻的雄图霸业

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君主之一,他在位54年(前141年—前87年),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改革,将西汉王朝

汉代建筑风格与特点

汉朝汉武帝

汉代建筑风格与特点是在秦汉大一统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类型与功能1. 宫殿建筑 以未央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