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张华博物志广闻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8-13 | 阅读:5838次
历史人物 ► 张华

张华博物志》是西晋时期学者张华所著的一部博物学著作,原书共十卷,现存辑佚本。该书内容庞杂,涵盖天文、地理、异物、方术、医药、风俗等诸多领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知识体系与社会风貌。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张华博物志广闻

1. 内容分类与知识体系

天文历法:记载了"天河与海通"的早期宇宙观,提及潮汐与月相的关系,虽混合神话成分(如牵牛织女传说),但体现汉代以来天文知识的民间化。

地理博物:记录西域火浣布(石棉)、南海鲛人泪(珍珠)等异域物产,部分内容继承《山海经》传统,但增加了丝绸之路开通后的新见闻。

医药养生:收录"啖野葛解毒法"等民间疗法,反映道教服食文化与中医经验的结合,部分方术被《本草纲目》转引。

2. 历史文献价值

引用了大量已佚典籍如《括地图》《河图玉版》,保存了汉晋间方士文献的片段。

"蜀山猨盗妇"等记载可与干宝《搜神记》互证,体现志怪小说的社会心理基础。

关于"茶饮醒酒"的早期记载,为茶文化史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3. 学术争议点

真伪问题:宋代晁公武已指出部分内容疑似后人增补,如卷十"方士"篇可能掺入东晋葛洪派学说。

知识来源争议:关于"蒙双氏"兄妹通婚等传说,学界有"南方民族志"与"道家寓言"两种解读。

辑校版本差异:清代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与今人范宁校证本内容取舍不同,需对比使用。

4. 文化影响

对道教思想的影响:书中"物老成精"观念直接影响到陶弘景《真诰》的修炼理论。

文学母题来源:唐代《酉阳杂俎》中"八月槎"传说即改编自本书"天河浮槎"故事。

域外传播:朝鲜《三国史记》记载新罗使者曾携此书入唐,日本现存最早抄本为镰仓时期唐写本残卷。

延伸知识:张华本人身兼政治家与学者双重身份,其编纂动机包含"释惑辨疑"的理性精神,但受时代局限仍保留谶纬思想。该书与同时期《抱朴子》共同构成中古博物学的双璧,其知识分类方式直接影响宋代《太平御览》的编撰体例。现存最佳版本为中华书局2014年《博物志校证》,附有历代评论汇编与索引。

文章标签:

上一篇:陆逊晚年淡泊名利岁月生活轨迹梳理 | 下一篇:何承天定新历法

张华博物志广闻

晋朝张华

《张华博物志》是西晋时期学者张华所著的一部博物学著作,原书共十卷,现存辑佚本。该书内容庞杂,涵盖天文、地理、异物、方术、医药、风俗等诸多领域

晋朝历史遗产与现代影响研究

晋朝王羲之

晋朝(265年-42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过渡性王朝,其遗产对后世的政治制度、文化融合、思想发展及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庾亮与朝堂权力斗争

晋朝庾亮

庾亮(289-340年)是东晋初期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其家族“颍川庾氏”为东晋门阀士族的代表之一。他在晋明帝、晋成帝时期深度参与朝堂权力斗争,对

书圣王羲之

晋朝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后世尊称为“书圣”,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出身琅琊王氏,为东晋政治与文化

张华博物志广闻

晋朝张华

《张华博物志》是西晋时期学者张华所著的一部博物学著作,原书共十卷,现存辑佚本。该书内容庞杂,涵盖天文、地理、异物、方术、医药、风俗等诸多领域

张华博物志探微

晋朝张华

《张华博物志探微》 《博物志》是西晋学者张华所著的一部博物学著作,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动植物、医药、神话传说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