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清朝 >> 详情

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综述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5-24 | 阅读:2165次
历史人物 ► 顾炎武

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以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考据学达于鼎盛而得名,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乾嘉学派学术成就综述

一、经学研究与经典校勘

1. 《十三经注疏》的整理与考订

乾嘉学者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校勘,代表作如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汇集顾炎武、惠栋、戴震等前贤成果,成为清代经学研究的标杆。

2. 文字训诂与音韵学突破

戴震提出“由字通词,由词通道”的方法,其《孟子字义疏证》以考据阐发义理;段玉裁《说文注》确立古音分部体系,王念孙广雅疏证》则以“因声求义”推动训诂学发展。

二、史学考证与文献辑佚

1. 正史考据与补遗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对历代正史进行校勘,尤精于舆地、职官考订;赵翼《廿二史札记》以归纳法揭示史书编纂规律。

2. 辑佚与辨伪

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旧五代史》等佚书,崔述《考信录》以怀疑精神考辨上古史真伪,开近代疑古思潮先河。

三、子学与金石学的拓展

1. 诸子学复兴

毕沅校注《墨子》《吕氏春秋》,汪中《述学》表彰荀子,打破理学独尊局面。

2. 金石证史之风

钱大昕、孙星衍等利用青铜器铭文与碑刻考证古史,王昶《金石萃编》集金石学之大成。

四、科学方法与学术范式影响

乾嘉学派以“无征不信”为原则,注重实证与逻辑分析,其方法影响了近代学人如梁启超、胡适。虽后期被批评为“碎义逃难”,但其严谨态度为现代学术奠定了方基础。

乾嘉学派的成就不仅重塑了清代学术版图,更通过文献实证与跨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向近代转型。

文章标签:学派

上一篇:王阳明心学大师 | 下一篇:西周科技成就概述

黄宗羲的反专制思想

清朝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其反专制思想主要体现在《明夷待访录》中,该书被视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他的思想体系以批判君主专

康熙大帝平三藩

清朝康熙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1673-1681年)是清初巩固统一的关键战役,其过程充满政治谋略与军事博弈。这场战争源于清廷与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大汉人藩王的权

清代医学与本草纲目

清朝康熙

清代医学与《本草纲目》的关系体现了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清代医学在明代医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而《本草纲目》作为明代李时珍的巨著,在清代仍具有

雍正王朝的铁腕政治

清朝雍正

雍正王朝的铁腕政治体现在多个方面,其统治手段以严厉、高效和集权著称,深刻影响了清朝中期的政治格局。以下是基于史实的具体分析: 一、政治整顿与集

王锡阐精通中西历法

清朝顾炎武

王锡阐(1628—1682),字寅旭,号晓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是明清之际会通中西历法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陶侃运甓惜光阴

晋朝顾炎武

陶侃“运甓惜光阴”的典故出自《晋书·陶侃传》,是东晋名臣陶侃励志勤勉的典型事例。以下结合史实详细解析:1. 事件背景陶侃出身寒门,早年任广州刺史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