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秦朝 >> 详情

秦代货币半两钱考略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6-16 | 阅读:6992次
历史人物 ► 秦始皇

秦代货币半两钱考略

秦代货币半两钱考略

秦半两钱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全国统一流通的货币,其形制、铸造工艺及货币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考析:

一、形制特征与标准确立

1. 重量规制:以"半两"(约8克)为法定重量,圆形方孔造型确立了中国铜钱的范式。考古实测显示,早期半两钱重7.8-8.5克,后期因减重现象降至4-6克。

2. 文字特点:钱文为小篆"半两",笔划刚健,字体高挺,多呈隐起状。咸阳遗址出土的陶范证实,官方铸币采用模印工艺。

二、货币政策变革

1. 币制统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颁布"以秦法同天下之法"的诏令,废除诸侯国刀布蚁鼻等货币,建立三级货币体系(黄金上币、半两中币、铜钱下币)。

2. 衡制对应:钱重与秦衡制严格对应,24铢为1两,12铢即"半两"。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金布律》载明官府收支均以半两钱计。

三、铸造技术与流通实态

1. 铸造工艺:采用平板范竖式浇铸法,早期由政府直辖的"锺官"督造;后期郡县获准铸钱导致质量参差。

2. 实际流通:边境地区多见叠铸痕迹,反映民间私铸现象。内蒙古赤峰出土的半两钱范显示,边郡存在地方性改良版式。

四、历史影响与考古实证

1. 制度延续:方孔圆钱形制延续至民国通宝,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货币均受其影响。

2. 考古发现:陕西雍城遗址出土的"文信""长安"钱,证实吕不韦等贵族曾涉足铸币权。

3. 经济作用:半两钱促进关东物资西输,秦陵铜车马构件标准件化,反映货币经济对手工业的推动。

最新的冶金分析表明,秦汉之际的半两钱铅锡配比存在明显波动,暗示原料管控随政局变化而松弛。湖南里耶秦简中"钱千二百,贷縣库"等记载,证明半两钱已深入基层财政运作。从货币史角度看,秦半两不仅完成了从称量货币到计数货币的转变,更通过"重如其文"的信用建立,为后世五铢钱体系提供了制度蓝本。

文章标签:货币

上一篇:魏国李悝变法的内容 | 下一篇:汉朝的服饰与礼仪制度

秦朝对岭南的征服

秦朝秦朝

秦朝对岭南的征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一步拓展疆域的重要军事行动,其过程与影响对中国南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围绕这一主题的史实与分析

秦代货币制度:半两钱

秦朝秦始皇

秦代货币制度的核心是“半两钱”的推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全国货币统一的重要标志。以下从多个方面详述其制度特点及历史背景: 1. 统一货币的背景

秦统一文字:小篆推广

秦朝小篆

秦始皇统一文字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举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推行"书同文"政策,丞相李斯在秦国原有文字基础上创制

秦代婚俗与家庭结构

秦朝秦律

秦代婚俗与家庭结构呈现出浓厚的法家色彩和社会变革特征,其制度设计深受中央集权政策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下从婚俗礼仪、家庭组织、律法规范

秦代货币制度:半两钱

秦朝秦始皇

秦代货币制度的核心是“半两钱”的推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全国货币统一的重要标志。以下从多个方面详述其制度特点及历史背景: 1. 统一货币的背景

统一度量衡过程

秦朝秦始皇

统一度量衡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为加强集权、促进经济文化整合而实施的重要政策,其核心过程以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21年后)的标准化改革最具代表性。以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