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东汉外戚专权始末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8-11 | 阅读:3524次
历史人物 ► 梁冀

东汉外戚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皇权衰落的重要表现,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东汉外戚专权始末

1. 外戚专权的形成背景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建立后,为巩固皇权,赋予外戚较高政治地位。和帝以降,继位皇帝多幼年登基,太后临朝听政成为常态。太后往往依赖家族势力,委政于父兄,形成外戚集团把控朝政的局面。宦官、士族与外戚的权力博弈贯穿始终。

2. 代表性外戚集团及其兴衰

窦氏家族(窦宪:和帝时期,窦太后兄窦宪任大将军,掌兵权远征匈奴后权势熏天,甚至干涉皇位继承。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发动政变(92年),窦氏党羽被诛,开启东汉外戚首次倒台模式。

邓氏家族(邓骘:安帝初年,邓太后执政,其兄邓骘辅政,推行节俭政策,相对缓和。但邓太后去世后,安帝联合宦官李闰铲除邓氏(121年),暴露外戚依赖太后生存的脆弱性。

梁氏家族(梁冀:顺帝至桓帝时期,梁冀专权达20余年,先后废立冲、质、桓三帝,党羽遍布朝野。其贪暴程度空前,最终被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杀(159年),抄没家产抵全国半年赋税。

3. 制度缺陷与政治影响

皇权旁落:幼主继位制度使太后成为权力枢纽,外戚借“录尚书事”掌控行政决策。

宦官反制:外戚与宦官为争夺控制皇帝互相倾轧,如桓帝“五侯诛梁”后宦官势力反超,引发党锢之祸。

士族对立:外戚多出自豪族,与儒家士大夫阶层矛盾深化,加速政治分裂。如梁冀迫害李固、杜乔等清流官员。

4. 外戚专权的终结与东汉灭亡

灵帝时期何进(外戚)与十常侍(宦官)同归于尽(189年),董卓进京引发乱局,外戚模式彻底崩溃。其本质是东汉中央集权制度衰微的体现,为魏晋门阀政治埋下伏笔。

延伸观察:外戚专权并非东汉独有,但东汉因“母后临朝”制度化而尤为典型。如《后汉书·皇后纪》载“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班固亦批评外戚“贪孩童以久其政”。这一现象反映了汉代“家天下”政治结构中,血缘纽带对权力分配的绝对影响力。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孙武:兵法宗师,《孙子兵法》创始人 | 下一篇:谯周的蜀汉投降论

王莽篡汉与改制始末

汉朝王莽

王莽篡汉与改制始末 王莽篡汉的背景与过程 1. 政治基础:西汉末期,外戚势力膨胀,社会矛盾尖锐。王莽作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凭借外戚身份进入权

东汉外戚专权始末

汉朝梁冀

东汉外戚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皇权衰落的重要表现,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外戚专权的形成背景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建立后,为巩固皇权,

汉朝铁器与农业进步

汉朝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铁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关键时期,其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汉朝铁器与农业进步的主要表现及相关背景分析:

汉墓壁画中的生活图景

汉朝氾胜之

汉墓壁画是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及礼仪制度。以下是汉墓壁画中常见的生活图景及其历

东汉外戚专权始末

汉朝梁冀

东汉外戚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皇权衰落的重要表现,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外戚专权的形成背景 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建立后,为巩固皇权,

梁冀跋扈专权的权臣

汉朝梁冀

梁冀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权臣,其专权势大、残暴跋扈的作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形象。以下是关于他的主要史实和扩展分析:1. 家族背景与早期权力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