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夏商 >> 详情

夏后泄颁历法世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6-28 | 阅读:9435次
历史人物 ► 太初

夏后泄(又作“夏后泄”或“夏泄”)是夏朝的第七位君主,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是夏王扃之子,继承王位后统治约25年(一说16年)。关于“夏后泄颁历法”的记载,现存史料较为有限,但结合夏代文化背景和后世文献的零散记录,可总结以下内容:

夏后泄颁历法世

1. 历史文献中的记载

- 《竹书纪年》提到夏后泄在位期间“颁历法”,但细节不详。夏朝作为中国首个世袭制王朝,历法制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可能涉及对物候、天象的观察。

- 《尚书·尧典》虽未直接提及夏后泄,但记载了更早的尧舜时代“敬授民时”的传统,推测夏代历法可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体系。

2. 夏代历法的特点

- 以农为本:夏历(后世称“夏正”)以冬至后二月为岁首,符合黄河流域农事周期,可能与夏后泄时期的历法调整有关。

- 天象观测:夏人已掌握一定天文知识,《夏小正》虽成书于战国,但保留了部分夏代物候历法内容,如以“昏火星中”定正月。

- 政治意义:颁历是王权的象征,夏后泄通过规范历法强化统治,协调各部落的农业活动。

3. 考古与学术争议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文与骨刻符号中,部分可能涉及历法标记,但尚无直接证据指向夏后泄。

- 学者对“夏历”是否始于夏后泄存在分歧。郭沫若认为夏历为后世托古之作;徐旭生等则主张夏代已有初步历法体系。

4. 延伸知识

- “夏正”影响:周代仍沿用夏正月份名称,汉初《太初历》也曾恢复夏正,可见其历史地位。

- 夏后泄的统治:除历法外,文献载其曾征伐东夷(《古本竹书纪年》),可能通过历法巩固对征服地区的管理。

结语

夏后泄颁历法的记载反映了早期国家对时间秩序的制度化尝试,尽管细节缺失,但结合夏代农业文明需求与天文观测水平,这一举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历法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章标签:颁历法

上一篇:清朝的宦官制度 | 下一篇:西周奴隶阶层生活

殷商军事扩张与方国战争

夏商帝乙

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的军事扩张与方国战争是商王朝巩固政权、控制资源和拓展疆域的重要手段,其军事活动在甲骨文、考古发现及传世文献中均

商纣王酒池肉林考

夏商商纣王

关于商纣王"酒池肉林"的史实考辨,需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综合分析:一、文献记载溯源1.《史记·殷本纪》记载纣王"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

夏朝的城邦联盟体系

夏商夏桀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其政治结构常被学者称为“城邦联盟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后世成熟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是以夏

夏商时期的兵器发展

夏商妇好

夏商时期是中国古代兵器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兵器的材质、形制和作战方式经历了从原始向系统化的演变,反映了早期国家的军事技术与社会组织水平。

夏后泄颁历法世

夏商太初

夏后泄(又作“夏后泄”或“夏泄”)是夏朝的第七位君主,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是夏王扃之子,继承王位后统治约25年(一说16年)。关于“夏后泄颁

汉代的天文历法与《太初历》

汉朝太初

汉代的天文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太初历》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历法体系的成熟。以下是关于汉代天文历法及《太初历》的详细阐述: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