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春秋战国 >> 详情

纵横家张仪:策士风云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7-24 | 阅读:1102次
历史人物 ► 张仪

纵横家张仪:策士风云

纵横家张仪:策士风云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与苏秦并称“纵横双璧”。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以“连横”之策助秦国瓦解六国合纵,对战国中后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早年经历与师承

张仪生于魏国贵族后裔家庭,早年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初入楚国谋职,却因“盗璧”冤案受辱,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奋发图强的决心。后西入秦国,得到秦惠文王重用,任客卿,逐步成为秦国外交核心人物。

二、连横战略的实践

张仪的政治智慧集中体现在“连横”策略上:

1. 破合纵:针对六国“合纵抗秦”,张仪利用各国矛盾分化瓦解。例如,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为诱饵欺骗楚怀王,使得齐楚联盟破裂,秦在丹阳之战中大败楚军。

2. 威慑魏国:通过军事压力迫使魏国割让上郡十五县,将秦国疆域推进至黄河以西。

3. 连横韩齐:诱使韩国退出合纵,与齐国短暂结盟,削弱抗秦力量。

三、经典外交案例

欺楚计:张仪许以楚怀王商於之地,诱其与齐断交,后改口称仅承诺六里。楚王大怒攻秦,反遭惨败,丧失汉中。

相魏逼从:任魏相期间,以武力威胁迫使魏国臣服于秦,为秦东进铺路。

四、历史评价与争议

司马迁评其“皆扶倾危以御强大”,但也指出其手段诡诈。后世对其评价两极:

正面:战略家,奠定秦统一基础;

:权谋失信,如王安石批评“尚诈无信”。

五、思想与影响

张仪的权术体现了纵横家“量权揣情”的核心思想,其策略虽以功利为导向,但深刻影响了战国后期地缘政治。他的实践为秦国“远交近攻”提供了范本,间接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纵横之术在张仪手中不仅是言辞博弈,更是对人性与权力的精准计算。尽管后世对其道德褒贬不一,但他在战国乱世中的谋略锋芒,至今仍为政治外交研究的典型案例。

文章标签:

上一篇:闵夭献文王脱困七策 | 下一篇:秦朝最后的名将

庄子的逍遥哲学

春秋战国庄子

庄子的逍遥哲学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于《庄子》内篇的《逍遥游》及其他章节中。其核心是通过超越世俗束缚,实现精神绝对自由。以下从思

墨子与兼爱非攻

春秋战国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前391年),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兼爱”与“非攻”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思想影响深远。以下是基于

晏子治国外交策

春秋战国晋国

晏子(前578年—前500年),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其治国与外交策略以务实、灵活著称,主要

春申君辅楚兴衰

春秋战国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其政治智慧与外交才能辅佐楚考烈王,对楚国的兴衰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事迹既体现了个人能力的卓越,也折射出楚国

张仪连横破纵说秦王

春秋战国张仪

张仪连横破纵说秦王是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策略的经典案例,展现了张仪作为纵横家代表的政治智慧与战略眼光。这一事件发生在秦惠文王时期(前337—前311年

纵横家张仪:策士风云

春秋战国张仪

纵横家张仪:策士风云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与苏秦并称“纵横双璧”。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以“连横”之策助秦国瓦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