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上官婉儿才女志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07 | 阅读:1427次
历史人物 ►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才女志》

上官婉儿才女志

一、家世与早年经历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唐代著名女官、诗人。祖父上官仪为唐高宗时期宰相,因反对武则天被诛,婉儿尚在襁褓中即随母郑氏没入掖庭为奴。尽管身处逆境,郑氏亲自教授诗书,婉儿天资聪颖,精通经史,擅长诗文,十三四岁即显才华,被武则天赏识,免除奴籍,召入宫中掌管诏命。

二、政治生涯

1. 武则天时期:婉儿成为武则天信任的机要秘书,参与起草诏书,处理政务,史载其“内掌诏命,中丞相拟”。武则天设立“巾帼宰相”一职,婉儿虽无名分,实已握宰相之权。

2. 中宗复辟后:武则天退位,婉儿被唐中宗李显重用,封为昭容,主掌文学和诏令起草。她建议扩增修文馆学士,推动宫廷诗歌创作,引领初唐宫廷诗风。

3. 政治智慧:婉儿周旋于武氏、李氏、韦后等多方势力之间,一度被武则天施以“黥面”之刑仍得以重用,其应变能力可见一斑。

三、文学成就

1. 个人创作:《全唐诗》收录其诗32首,代表作《彩书怨》以闺怨题材展现清丽含蓄的风格,名句“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传诵至今。

2. 文坛:主持中宗朝诗会,评定群臣诗作优劣,推动“上官体”诗歌发展,讲究工整、辞藻华美,影响张说等文人。

3. 编纂贡献:参与编纂《臣轨》《瑶山玉彩》等宫廷文献,整理文化遗产。

四、争议与结局

1. 政治立场: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关系密切,但景龙政变前曾暗中联络李隆基唐玄宗),意图自保。

2. 悲剧收场: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一党,婉儿虽持诏书示忠仍被斩于旗下,时年46岁。玄宗后下令收集其诗文编集二十卷,今已散佚。

五、历史评价

后世对婉儿褒贬不一。《旧唐书》称其“聪慧善文”,《资治通鉴》则批评其“挟邪乱政”。近年出土的墓志铭记载“懿淑天资,贤明神助”,显示其形象在唐代已具复杂性。

从宫女到权宦,婉儿凭借才华在男权社会中脱颖而出,其生平折射出唐代女性参与政治的独特空间与局限。她的诗文与政治遗产,成为中国历史上才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朝与南陈的统一战争 | 下一篇:南汉开国皇帝刘龑

孟浩然隐逸诗篇

唐朝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隐逸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超脱尘俗的意境著称,反映出唐代隐逸文化的典型特征。以下从背景、诗风

上官婉儿才女志

唐朝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才女志》一、家世与早年经历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唐代著名女官、诗人。祖父上官仪为唐高宗时期宰相,因反

骆宾王讨武曌檄

唐朝骆宾王

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而撰写的一篇著名政治檄文,创作于公元684年(光宅元年)。这篇檄文以其犀利的文笔

唐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唐朝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天文历法与数学 《戊寅历》与《麟德历》:道士李淳风制定

上官婉儿才女志

唐朝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才女志》一、家世与早年经历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唐代著名女官、诗人。祖父上官仪为唐高宗时期宰相,因反

唐代诗词发展历程

唐朝上官婉儿

唐代诗词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辉煌的一页,其繁荣与成就不仅在当时空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详细阐述唐代诗词的发展历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