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春秋战国 >> 详情

孙膑围魏救赵奇谋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6-25 | 阅读:9507次
历史人物 ► 孙膑

孙膑"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展现了避实击虚的兵法智慧。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征。孙膑提出"批亢捣虚"策略:放弃直接救援邯郸,转而进攻魏国防御空虚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庞涓回师救援。

孙膑围魏救赵奇谋

此战体现了多重军事思想:

1. 攻其必救:选择魏国核心战略要地发动佯攻,迫使敌军放弃原有作战计划

2. 以逸待劳:齐军在庞涓回援必经之地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设伏,以长途跋涉的魏军为打击目标

3. 心理战术:通过"减灶计"迷惑庞涓(每日减少军灶数量制造齐军逃亡假象)

4. 地形利用:利用桂陵多山地形抵消魏军战车优势

历史背景方面需注意:

此战发生在战国中期"魏霸中原"时期,魏国武卒战力强劲

孙膑与庞涓的私怨(庞涓曾迫害孙膑致其残疾)增添了战役传奇色彩

孙膑兵法》"擒庞涓"篇详细记载此战,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证实其真实性

战术思想被后世发展为"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计

此战后魏国霸权衰落,齐国开始崛起为东方强国

军事地理学角度看:

大梁地处鸿沟水系枢纽,是魏国经济政治中心,孙膑选择此目标实为扼住魏国命脉。而桂陵地处济水与濮水之间,是魏军回援必经之路,充分体现古代战争中对交通要道的把控。

战役局限性在于:

未彻底歼灭魏军主力,十三年后马陵之战孙膑才最终击败庞涓。但此战开创了"战略佯动+机动歼敌"的战役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特别分析过这一战例的现代启示。

文章标签:孙膑

上一篇:周昭王南征荆楚的失败 | 下一篇:秦代水利工程灵渠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民俗风情展示

春秋战国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剧烈、文化多元交融的重要阶段,其民俗风情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差异和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

孙武:兵法宗师,《孙子兵法》创始人

春秋战国孙武

孙武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世尊为“兵圣”,其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军事理论经典,对战争哲学、战略战术和军事管

曾侯乙墓编钟之谜

春秋战国曾侯乙

曾侯乙墓编钟之谜 曾侯乙墓编钟是1978年在中国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青铜乐器,距今约2400年,属于曾国君主曾侯乙的随葬品。这套编钟的发现震

战国时期的军事组织与指挥体系研究

春秋战国战国

战国时期的军事组织与指挥体系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各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革兵制、优化指挥结构,形成了适应大规模战争需要

孙膑庞涓斗智记

春秋战国孙膑

孙膑与庞涓的斗智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集中体现了战国时期兵家谋略的最高水平。两人的恩怨始于同门学艺,终于生死对决,其过程涉及军事、政

庞涓与孙膑恩怨

春秋战国孙膑

庞涓与孙膑的恩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军事斗争案例,其核心围绕权力、嫉妒与复仇展开,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等史料记载,两人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