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唐朝的服饰与妆容风尚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5-21 | 阅读:1597次
历史人物 ► 唐朝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古代服饰与妆容发展的高峰时期,其风格以开放、多样和富丽著称,反映了盛世的繁荣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唐朝的服饰与妆容风尚

一、服饰风尚

1. 女子服饰

- 襦裙装:唐代女性常穿齐胸襦裙,上身为短襦或衫,下束高腰长裙,裙腰可高至腋下,以丝带系结。初唐裙装窄瘦,盛唐后逐渐宽松,裙摆宽大曳地,常配披帛。

- 胡风盛行:受西域影响,女装出现翻领、对襟、窄袖的“胡服”,甚至有女扮男装的风气,体现社会开放。

- 半臂与帔子:短袖半臂上衣流行,搭配长裙;帔子(长巾)缠绕肩臂,材质轻盈如纱罗,装饰性极强。

2. 男子服饰

- 圆领袍衫:官员与平民皆穿圆领右衽长袍,官员以颜分品级(如三品以上紫袍,五品以上绯袍)。

- 幞头与革带:男子头戴软脚幞头,后期发展为硬脚;腰间系革带,缀有带銙(金属饰片),材质与数量象征身份。

3. 织物与纹样

- 丝绸工艺达到顶峰,常见绫、罗、纱、锦等,纹样多宝相花、联珠纹、缠枝纹,融入波斯、粟特等外来元素。

二、妆容特色

1. 面妆

- 敷粉与胭脂:以铅粉敷面,两颊涂浓艳胭脂,称为“红妆”,极盛时甚至“满面斜红”。

- 花钿:额头贴金箔、彩纸或羽毛剪成的装饰,形状有花鸟、星辰等,以鱼鳔胶粘贴。

- 面靥:嘴角两侧点红色或黑色圆点,初为宫廷妃嫔标记,后民间仿效。

2. 眉式

- 眉形多样,初唐尚细长“蛾眉”,盛唐流行宽而短的“桂叶眉”,晚唐又转向纤细。刘禹锡诗云“轻鬓丛梳阔扫眉”,即指此风。

3. 唇妆

- 樱桃小口为美,常用朱砂或胭脂点出“花瓣唇”,仅涂唇心部分,或雕琢为心形、鞍形。

三、背景与影响

唐代服饰妆容的开放性与胡汉交融有关。丝绸之路贸易带来异域原料(如波斯螺子黛、西域胭脂),宫廷舞蹈(如胡旋舞)也推动了服饰革新。安史之乱后,风气渐趋保守,但唐风对宋初及日本平安时代服饰仍有深远影响。

(注:以上内容基于考古报告如新疆阿斯塔纳唐墓绢画、法门寺地宫织物及《旧唐书·舆服志》《妆台记》等文献记载。)

文章标签:妆容

上一篇:隋朝税收制度的演变 | 下一篇:郭威黄袍加身

唐代的炼丹术与医药学

唐朝柳宗元

唐代的炼丹术与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技与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路径。炼丹术在唐代达到鼎盛,而医药学则在继承前代

唐朝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

唐朝唐朝

唐朝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特点是多元互动、政策灵活、文化交融,呈现出“华夷一家”的开放格局。唐朝的边疆政策以

薛涛笺上诗魂在

唐朝薛涛

“薛涛笺上诗魂在”这一标题蕴含了唐代女诗人薛涛与“薛涛笺”的深厚文化关联,展现了诗、人、物三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下从历史背景、文学价值、工艺

唐朝的驿传制度

唐朝唐朝

唐朝的驿传制度是古代中国交通通讯体系的高峰,其设计之精密、规模之庞大,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一制度不仅保障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还

唐朝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

唐朝唐朝

唐朝时期的边疆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特点是多元互动、政策灵活、文化交融,呈现出“华夷一家”的开放格局。唐朝的边疆政策以

唐朝的驿传制度

唐朝唐朝

唐朝的驿传制度是古代中国交通通讯体系的高峰,其设计之精密、规模之庞大,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一制度不仅保障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