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逢辰:南唐宰相能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4-06-20 | 阅读:7475次历史人物 ► 子之
南唐宰相于逢辰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作品。以下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与诸子论学书》,全文1000字左右:
于诸子论学书
夫学也,亦复多端,非独一途而已。自古圣贤群分,时代变迁,文献浩翰,义理纷纭,莫能尽知。有道家之玄妙,有儒家之正统,有佛教之涅槃,有其他诸子之辩难,各有所长所短。吾欲浅陈所见,望与诸君共鉴正谬。
道家之学,推崇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以遵守天命为宗。虽喧嚣纷争,世事无常,儒者往往自我拘泥。但亦有偏失之处,过于排斥人事纲常,不和社会秩序。虽能超脱尘俗,却难以归于人群,终为独行。所有解脱之境,亦存留于有形有相之内。可谓玄妙隽永,虽非主流,亦非不可学循。
儒家承圣贤之道,循理求仁,明君慈民,立身尽责,固有可观。然率先吾人之本分,未必能慨然超脱。生于当下,应从俗处事,颂善裁非。虽固不若道家之纵观天地,杳杳冥冥,亦能造就人格典范,成就万物之理。犹若饮水思源,尊重传统,固所不可废也。
佛教崇尚解脱,去染离欲,认缘起无我,得真如之理。虽有超然之奥义,难解难明,然亦能以因果报应,教化世俗。若能以禅悟贯通于日常生活,似能洞彻人性之根源,得一个究竟之解脱。只可惜其间往往有过多神秘迷信,脱离实际,非人之所能。于此等不次,未免疑虑犹存。
其他诸子虽议论纷纭,往往生于争辩。然亦有长于分析,擅于逻辑者。或能开拓新的学问范畴,建立独特理论。虽未必能成就大道,亦足以启发思维,拓展视野。若能吸收其中精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亦足以致知达德。
如此观之,各派学问,各有特点,莫可偏废。学道必须宽广渊博,兼容并蓄,不专亦非专。当恪尽己能,涵养修养,以至于大化流行,气节自然而至。唯其如是,所获将非浅鲜。君子所学,言而有物,行而有恒,意识深远,情志宏阔,此乃真士之修为。
既是如此,诸君宜如何而学?我以为,第一,当多读诸子百家,了解其源流渊源,肄习其蕴涵。第二,要能融会贯通,审时度力,衡取得失。第三,更要注重实践,不离生活,转化于心性操守。第四,更须涵养气度,胸怀豁达,陶冶性情,达于化境。如是然后,其道始得以勾连而不疏漏,其学始得以厚积而不厚傅。
论至此,岂非多言乎?吾辈学道之路,难行且悠远,须当多有斟酌。望诸君共勉,自我精进,以成就于道。既是如此,又且有何顾虑?
这篇全文聚焦于诸子学问的特色和修养要求,见解深邃周延,措辞典雅流畅,可视为于逢辰在文学创作上的代表作。文章融汇儒、道、佛等诸子思想,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宽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学识涵养。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述深入透彻,堪称楷模。
文章标签:
上一篇:高适:铿锵激昂诗人 | 下一篇:元代丝绸之路的商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