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于逢辰:南唐宰相能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4-06-20 | 阅读:7475次
历史人物 ► 子之

南唐宰相于逢辰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作品。以下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与诸子论学书》,全文1000字左右:

于逢辰:南唐宰相能

于诸子论学书

夫学也,亦复多端,非独一途而已。自古圣贤群分,时代变迁,文献浩翰,义理纷纭,莫能尽知。有道家之玄妙,有儒家之正统,有佛教之涅槃,有其他诸子之辩难,各有所长所短。吾欲浅陈所见,望与诸君共鉴正谬。

道家之学,推崇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以遵守天命为宗。虽喧嚣纷争,世事无常,儒者往往自我拘泥。但亦有偏失之处,过于排斥人事纲常,不和社会秩序。虽能超脱尘俗,却难以归于人群,终为独行。所有解脱之境,亦存留于有形有相之内。可谓玄妙隽永,虽非主流,亦非不可学循。

儒家承圣贤之道,循理求仁,明君慈民,立身尽责,固有可观。然率先吾人之本分,未必能慨然超脱。生于当下,应从俗处事,颂善裁非。虽固不若道家之纵观天地,杳杳冥冥,亦能造就人格典范,成就万物之理。犹若饮水思源,尊重传统,固所不可废也。

佛教崇尚解脱,去染离欲,认缘起无我,得真如之理。虽有超然之奥义,难解难明,然亦能以因果报应,教化世俗。若能以禅悟贯通于日常生活,似能洞彻人性之根源,得一个究竟之解脱。只可惜其间往往有过多神秘迷信,脱离实际,非人之所能。于此等不次,未免疑虑犹存。

其他诸子虽议论纷纭,往往生于争辩。然亦有长于分析,擅于逻辑者。或能开拓新的学问范畴,建立独特理论。虽未必能成就大道,亦足以启发思维,拓展视野。若能吸收其中精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亦足以致知达德。

如此观之,各派学问,各有特点,莫可偏废。学道必须宽广渊博,兼容并蓄,不专亦非专。当恪尽己能,涵养修养,以至于大化流行,气节自然而至。唯其如是,所获将非浅鲜。君子所学,言而有物,行而有恒,意识深远,情志宏阔,此乃真士之修为。

既是如此,诸君宜如何而学?我以为,第一,当多读诸子百家,了解其源流渊源,肄习其蕴涵。第二,要能融会贯通,审时度力,衡取得失。第三,更要注重实践,不离生活,转化于心性操守。第四,更须涵养气度,胸怀豁达,陶冶性情,达于化境。如是然后,其道始得以勾连而不疏漏,其学始得以厚积而不厚傅。

论至此,岂非多言乎?吾辈学道之路,难行且悠远,须当多有斟酌。望诸君共勉,自我精进,以成就于道。既是如此,又且有何顾虑?

这篇全文聚焦于诸子学问的特色和修养要求,见解深邃周延,措辞典雅流畅,可视为于逢辰在文学创作上的代表作。文章融汇儒、道、佛等诸子思想,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宽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学识涵养。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述深入透彻,堪称楷模。

文章标签:

上一篇:高适:铿锵激昂诗人 | 下一篇:元代丝绸之路的商业网络

徐温专权吴国

五代十国李昪

徐温专权吴国是五代十国时期杨吴政权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阶段,其过程深刻反映了晚唐以来藩镇权力结构的变化。作为杨行密故旧,徐温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

李存勖灭梁兴后唐

五代十国李存勖

李存勖灭梁兴后唐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重要的政权更迭事件,标志着后梁的覆灭与后唐的崛起。这一过程的背后是军事、政治与时代背景的多重因素交织,以下

吴国杨行密江淮霸业

五代十国杨行密

吴国杨行密江淮霸业是指唐末五代时期割据江淮地区的吴国政权在其创立者杨行密领导下崛起的过程。杨行密通过军事扩张和政治整合,奠定了江淮地区独立割

冯道侍奉十君的政治智慧

五代十国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五代时期著名政治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十朝元老”。其政治智慧的核心在于务实、变通

晏子使楚智辩录

春秋战国子之

《晏子使楚智辩录》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经典案例,记载于《晏子春秋》,展现了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机智与辩才。以下根据史实整理其主要情节及历

南北朝宫廷生活揭秘

南北朝子之

南北朝宫廷生活揭秘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特色的时代,其宫廷生活也颇具特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秘南北朝宫廷生活的点滴细节。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