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刘安编淮南子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8-01 | 阅读:5218次
历史人物 ► 刘安

《淮南子》是西汉初期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编纂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前后。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儒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学说,体系庞杂,内容涵盖哲学、政治、天文、地理、神话等领域,是汉代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

刘安编淮南子

1. 编纂背景与作者

刘安(前179—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他博学多才,广招门客数千人,其中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公”最为著名。《淮南子》的编纂是刘安组织门客集体创作的成果,旨在为诸侯王治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反映汉初学术融合的趋势。

2. 结构与内容特色

《淮南子》分为二十一篇(一说原有《要略》为总序,共二十一篇),内容可分为三类:

宇宙论与哲学:如《原道训》《俶真训》阐述道家“道”的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

政治与社会思想:如《主术训》《齐俗训》提出“无为而治”与因时变法的治国理念;

科学与技术:如《天文训》《地形训》记录当时的天文历法、地理知识,涉及二十四节气、九州划分等。

书中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寓言,兼具文学价值。

3. 思想倾向

以道家为主体:推崇“无为而治”,但强调“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规律施政。

兼容百家:吸纳儒家仁义观、法家制度论、阴阳家五行说,体现汉初学术调和特点。

科学探索: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光学、音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部分内容与《黄帝内经》相通。

4. 历史影响

学术价值:是研究先秦至汉初思想史的关键文本,郭沫若称其为“汉代道家学说的百科全书”。

后世评价:东汉高诱曾为其作注,清代学者考据颇多;近现代学者胡适冯友兰等均重视其哲学贡献。

5. 轶事与争议

刘安因谋反罪自杀后,《淮南子》一度被禁,但内容因抄本流传得以保存。

传说刘安发明豆腐(见于宋代《本草衍义》),虽无确证,但反映了后世对其“方术”形象的文化附会。

文章标签:

上一篇:扶苏被贬边疆 | 下一篇:管宁割席拒华歆

甘延寿远征康居

汉朝呼韩邪单于

甘延寿远征康居是西汉时期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发生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由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联合发动。此次远征以诛灭北匈奴郅支

桑弘羊理财兴汉

汉朝桑弘羊

桑弘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理财专家和经济改革家,他在汉武帝时期主导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改革,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桑弘羊的理财政策主要包

郭解侠名动天下

汉朝郭解

郭解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游侠,其事迹主要载于《史记·游侠列传》。作为汉武帝时期民间社会的传奇人物,他的“侠名”具有复杂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反映了

扬雄著法言解难

汉朝扬雄

扬雄所著《法言》是汉代重要的儒家著作之一,成书于西汉末年,旨在匡正时弊、弘扬儒学正统思想。"解难"部分作为《法言》的核心篇章,体现了扬雄对汉代经

刘安编淮南子

汉朝刘安

《淮南子》是西汉初期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编纂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于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前后。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儒家、法家、阴

刘安淮南子著

汉朝刘安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原名《鸿烈》,后经刘向校订改称《淮南子》。全书共21篇(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