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夏商 >> 详情

二里岗文化与早商文明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6-26 | 阅读:2734次
历史人物 ► 殷墟

二里岗文化是中国早期青铜时代的重要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今河南省中部及周边地区,其年代约相当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与文献记载的早商文明(即商代早期)在时间与空间上高度重合。该文化因1951年发现的郑州二里岗遗址而得名,其文化内涵对理解商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岗文化与早商文明

1. 文化特征与分期

二里岗文化可分上下两层:下层以郑州商城初建阶段为代表,上层则对应商城的繁荣期。典型遗存包括:

城址:郑州商城(学界多认为是“亳都”)规模宏大,城墙周长约7公里,夯土台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如青铜铸造、制骨、制陶)布局严密,显示早期国家的组织能力。

青铜器:出现爵、斝等礼器组合,纹饰以单层兽面纹为主,技术从二里头文化继承并发展,但器类更丰富。

陶器:典型器如鬲、甗、盆、罐,绳纹普遍,出现原始瓷器,反映制陶技术提升。

2. 与早商文明的关系

都城性质争议:郑州商城的“亳都说”与“隞都说”长期争论,但多数学者认同其为商汤所居之亳,是早商政治中心。近年小双桥遗址的发现则可能对应仲丁迁隞的阶段性都城。

文字与信仰甲骨文未发现于二里岗,但刻符陶文(如“亳”字)出现,祭祀遗迹(人牲、牲坑)体现商代“重祀”传统雏形。

3. 扩展知识:文化交流与影响

向周边扩张:二里岗上层时期,商文化向南推进至长江北岸(如盘龙城遗址),向西至关中(西安老牛坡),形成“早商文化圈”。

先商文化渊源:豫北冀南的下七垣文化(先商文化)与二里岗存在部分陶器类型传承,暗示商人族群的移动路径。

4. 学术意义

二里岗文化填补了二里头夏文化与殷墟晚商文明间的缺环,其城市营建、青铜礼器系统及等级制度,为商代国家形态研究提供了关键实证,也印证了《诗经·商颂》“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的记载。近年碳十四测年显示,二里岗文化下限或延至公元前1250年,与殷墟一期存在部分重叠,表明商代都邑变迁具有渐进性。

文章标签:文化

上一篇:清朝的古代建筑与城市规划 | 下一篇:秦非子养马封于秦邑

夏朝的方国与周边关系

夏商甘誓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其政治结构中存在大量被称为“方国”的自治政治实体。这些方国与夏王室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早期国

商代的奴隶制社会结构

夏商甲骨文

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其社会结构以奴隶制为核心,具有鲜明的等级特征和复杂的组织形式。以下是基于考古发现的商代奴

商代的车马坑与交通

夏商殷墟

商代的车马坑与交通 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车马坑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商代交通、军事与社会结构的特

商朝的酒文化与器皿

夏商商朝

商朝的酒文化与器皿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工艺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商朝的酒文化在祭祀、政治、社会生活

商代的车马坑与交通

夏商殷墟

商代的车马坑与交通 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车马坑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商代交通、军事与社会结构的特

殷墟甲骨窖藏之谜

夏商殷墟

殷墟甲骨窖藏之谜是商代考古与甲骨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主要涉及殷墟遗址中大量甲骨集中埋藏的现象及其背后动因。以下从窖藏分布、埋藏原因、学术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