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叔绣始封滕国祖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7-31 | 阅读:5690次历史人物 ► 滕国
滕叔绣是周朝时期滕国的始封君,其历史背景和事迹在先秦文献中存在一定记载,但细节因年代久远而较为模糊。以下是基于史实和学界研究的综合整理:
1. 分封背景
滕叔绣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姓,名绣(一说“错”),属西周宗室。周初推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政策,武王灭商后大肆分封同姓诸侯,滕国(今山东滕州一带)即为其一。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滕、薛、郧,吾西土也”,可见其地理重要性。
2. 滕国的建立
滕叔绣受封时间约在公元前1046年周初,滕国位列“周初七十二诸侯”之一。《史记·管蔡世家》提到滕国为周公东征后稳定东方所封,但未详述叔绣事迹。《世本·氏姓篇》则明确记载“滕氏,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绣之后”。
3. 考古与铭文佐证
西周金文中曾出现“滕侯”记载,如滕侯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铭文“滕侯作宝尊彝”,虽未直接指向叔绣,但证实滕国早期存在。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发现西周贵族墓葬群,推测与滕国贵族有关。
4. 后世评价与争议
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将滕叔绣列入“文之昭”十六国之一,彰显其宗室地位。部分学者认为“叔绣”可能是谥号或排行称谓(如“叔”表第三子),但《春秋世族谱》等文献仍以“叔绣”为名。
5. 滕国后续发展
滕国延续至战国中期(约公元前414年)被越国所灭,后复国,最终亡于宋国。春秋时滕国曾参与“滕薛争长”事件(《左传·隐公十一年》),并作为小国依附鲁、晋等大国,出土的滕侯簋、滕侯稣钟等器物反映其文化成就。
滕国作为姬姓诸侯的代表,其历史折射出周代分封制下的政治生态,而滕叔绣作为开国君主,其形象更多是宗法制度的象征符号,具体事迹因史料匮乏需谨慎考证。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先商文化探源研究 | 下一篇:齐宣王下钟无盐:文化与智慧并重的一代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