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玄奘——法相宗创立者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6-14 | 阅读:5511次
历史人物 ► 玄奘

玄奘 - 法相宗创立者

玄奘——法相宗创立者

玄奘(602年-664年),原名陈祎,后改名为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是法相宗的创立者,对于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奘出生于陕西长安一个儒家士大夫家庭。从小,他就表现出对佛教的浓厚兴趣。在长安长大的玄奘,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但在十几岁的时候,却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虽然反对,但最终还是支持了他的决定。

公元622年,二十岁的玄奘正式出家为僧,并开始系统地学习佛教经典。在长安期间,他主要学习于名僧道神和醍摩罗什处。玄奘博学多才,很快就成为当时佛教界最有前途的年轻人之一。

但就在这时,北方突厥的入侵使长安局势动荡不安。为了躲避战乱,玄奘决定前往西域取经。公元629年,29岁的玄奘毅然独自远行,历经重重险阻,终于到达了印度。

在印度,玄奘先后拜见了当时佛教界最负盛名的学者,如师子贤、跋陀罗等人,并受到了他们的衷心接待。玄奘渊博的学识和诚恳的态度很快赢得了印度佛教界的敬重。期间,他先后在弥勒佛寺、毗湿摩罗寺等大寺院学习研究,尤其是对当时最为流行的唯识学(法相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近17年的潜心研究和考察,玄奘终于掌握了当时佛教各宗派的主要教理。他还广泛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佛教典籍和文物,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645年,玄奘带着丰硕的成果平安返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玄奘迅速成为当时佛教界最重要的学者。他开始系统整理自己在印度所学的佛教思想,并大量翻译梵文经典。他的译著包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师地论》、《显宗论》等,共计75部,其中70部问世于贞观年间。这些译作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奘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创立了以唯识学为核心的法相宗。法相宗主要吸收了印度唯识学的核心思想,结合中国佛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佛教理论体系。法相宗的基本理论包括八识论、三自性说等,强调唯识无境,万法皆心。这些理论在中国佛教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代宗师,玄奘一生兢兢业业,为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佛教学者,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和远见卓识的宗教。他的学术成就和宗教修养都使他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高僧之一。

公元664年,玄奘在长安示寂,世寿62岁。他的弟子continuing发扬光大了法相宗,使之成为唐代佛教的主流宗派之一。玄奘的一生,充满了高尚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最杰出的佛教宗师之一。

文章标签:法相宗

上一篇:文帝杨坚:统一中华的伟业 | 下一篇:孟知祥:后汉开国皇帝

韩愈古文倡儒道

唐朝韩愈

韩愈(768—824年)是唐代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的关键人物,其文学与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提出"文以载道"的核心理念,主张古文应回归儒家经典传统,反对六

唐朝科举制度变迁分析

唐朝唐朝

唐朝科举制度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体系的逐步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创与制度化(高祖至太宗时期) 唐高祖武德

安禄山范阳起兵乱

唐朝安禄山

安禄山范阳起兵是唐代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的重大叛乱事件,标志着“安史之乱”的开始。以下结合史实详细分析其背景、过程及影响: 一、叛乱背景1. 政

王昌龄诗家夫子

唐朝王昌

王昌龄被誉为“诗家夫子”,这一称号源于他高超的诗歌造诣以及对后世诗人的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一称号的内涵与依据:1. 诗歌成就的开创性 王

玄奘西行取经

唐朝玄奘

玄奘西行取经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根据历史记载,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祎,生于隋朝洛阳缑氏县(今河南偃师)。他于唐

玄奘西行与《大唐西域记》

唐朝玄奘

玄奘西行与《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佛教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及地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与文献。以下从历史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玄奘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