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孟尝君养士三千的典故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三千"闻名于世。他是齐威王之孙、齐宣王侄子,封于薛邑(今山东滕州),《史记·孟尝君列传》详细记载了其养士事迹。其养士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门客规模庞大且阶层复杂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孟尝君

[清朝] 黄宗羲的反专制思想

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其反专制思想主要体现在《明夷待访录》中,该书被视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他的思想体系以批判君主专制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政治主张,以下从多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反专制思想 | 历史人物 ► 黄宗羲

[南北朝] 北朝与柔然的边境冲突

北朝与柔然的边境冲突是4至6世纪中国北方政权与草原游牧民族间长期对抗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影响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及民族融合等多个维度。背景与地理格局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是继匈奴之后崛起于蒙古高原的游牧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边境冲突 | 历史人物 ► 拓跋珪

[三国] 蜀汉后主刘禅的评价

蜀汉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君主,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根据《三国志》等史籍记载,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 治国能力与政权延续刘禅在位41年(223—263),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尽管蜀汉国力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蜀汉

[夏商] 夏商时期的动物祭祀

夏商时期的动物祭祀是中国早期文明中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及与自然的关系。根据考古发现与甲骨文记载,动物祭祀在夏商两代具有系统化的特征,其仪式、对象与目的均与王权、祖先崇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武丁

[明朝] 明朝的卫所制度兴衰

明朝的卫所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边防、维持地方治安而创立的军事组织体系,其兴衰过程贯穿整个明朝,对国家的军事、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卫所制度的建立与兴盛(14世纪中后期至15世纪初) 1. 制度设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卫所制度 | 历史人物 ► 卫所制

[唐朝] 长安城的繁华盛景

长安城作为唐帝国的都城,其繁华盛景在7至9世纪达到鼎盛,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历史地位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详述:1. 城市规模与规划 长安城按《周礼·考工记》规建,总面积达84平方公里,采用严格的棋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长安城 | 历史人物 ► 长安

[三国] 三国时期的户籍制度

三国时期的户籍制度在继承汉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调整,因政权分裂呈现差异性。以下是主要特点及相关扩展: 1. 继承汉制与调整三国均沿用汉代"编户齐民"制度,以户为单位登记人口、土地、赋役。魏国改良汉代户籍档案,设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户籍制度 | 历史人物 ► 三国

[汉朝] 汉代邮驿系统的建立与作用

汉代邮驿系统的建立与作用是古代中国交通与信息传递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体系化程度和管理效率为后世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建立背景与发展 1. 承袭秦制:汉初沿袭秦代“驰道”与“传舍”制度,但规模更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邮驿系统 | 历史人物 ► 汉武帝

[春秋战国] 法家宗师韩非子:倡法治的主权意识者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法、术、势"为核心体系,主张以严密的法治取代儒家的礼治,强调君主绝对权威与制度理性化。作为韩国宗室成员,他融合申不害的"术"、商鞅的"法"以及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主权意识 | 历史人物 ► 韩非

  • <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