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元代京杭大运河的扩建作用

元代京杭大运河的扩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但经济中心仍在江南,扩建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物资运输,尤其是江南的粮食、丝绸、瓷器等商
时间 ► 2025-06-1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明清

[元朝] 元代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元代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与宗教的紧密结合 元代统治者(尤其是忽必烈)将藏传佛教(萨迦派)作为统治工具,赋予其特殊地位。1253年,忽必烈与萨迦派领袖八思巴建立师徒关系,后封其
时间 ► 2025-06-15 | 标签 ► 藏传佛教 | 历史人物 ► 八思巴

[元朝] 元代景教在中国的传播

元代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景教即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唐代传入中国时称"大秦景教",元代(13-14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迎来二次传播高潮。以下是其主要发展脉络及特点:1. 政治背景与传播基
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景教 | 历史人物 ► 马可·波罗

[汉朝] 汉代的瓷器与陶器制作

汉代的瓷器与陶器制作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技术、形制和装饰手法均体现了承前启后的特征。以下从原料、技法、类型、地域分布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一、原料与胎体特征 1. 陶器:以普通黏土为主
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瓷器 | 历史人物 ► 广州

[元朝] 元代行省制度与地方治理

元代行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如此广阔的疆域内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确立标志着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元朝在继承唐宋节度使、路制等基础上,结合蒙古帝国统治特点,创设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一
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行省制度 | 历史人物 ► 程钜夫

[元朝] 元代宫廷狩猎习俗考略

元代宫廷狩猎习俗是蒙古传统与中原礼制结合的典型体现,具有鲜明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内涵。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述:1. 狩猎活动的政治象征 元代狩猎活动称为"春水秋山",春猎(捺钵)多在水畔进行,秋猎则以山地围猎
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狩猎习俗 | 历史人物 ► 八思巴

[元朝] 元代法律中的蒙古习惯法

元代法律中的蒙古习惯法主要体现在《大元通制》和《至元新格》等法典中,融合了蒙古传统习惯法与中原汉法,形成了独特的法律体系。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1. 双轨制法律体系 元代实行"各从本俗"的原则,对蒙古人
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法律 | 历史人物 ► 斡耳朵

[元朝] 元代杂剧的兴起与代表剧目

元代杂剧的兴起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其繁荣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汉族传统有所冲击,但同时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元代取消了科举制度长达数十年,
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杂剧 | 历史人物 ► 元大都

[元朝] 元代艺术流派及传承

元代艺术流派及传承 元代(1271-1368)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多元融合的时期,蒙古族统治下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元代主要艺术流派及其传承脉络的概括: 1. 文人画的主流化 元代文人画成为画坛主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艺术流派 | 历史人物 ► 马致远

[元朝] 元代宗教信仰与民俗风情解读

元代宗教信仰与民俗风情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征,其社会背景与统治政策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形态。以下从宗教政策、主要信仰体系及民俗表现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宗教政策的开放性与制度化1. 多元宗教并存政策 元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宗教信仰 | 历史人物 ► 元朝

  •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