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生活与精神风貌探究——以庾信为例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士大夫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其生活与精神风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庾信作为由南入北的文学家代表,其人生轨迹与文学创作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士大夫的复杂心态与
时间 ► 2025-08-0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庾信

[西周] 《诗经》中的西周风貌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作品,其内容深刻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和民风民俗。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西周风貌的具体表现: 一、政治制度与宗法社会1. 分
时间 ► 2025-08-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公刘

[元朝] 元朝时期的城市建设风貌

元朝时期的城市建设风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反映了蒙元帝国统一下多民族文化与技术交汇的独特背景。1. 都城建设与规划 元大都(今北京)是元朝城市建设的杰出代表,由刘秉忠主持设计,采用严格的轴线对称布局,体
时间 ► 2025-07-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元朝

[夏商] 夏代都城斟鄩的地理考据

夏代都城斟鄩的地理考据 斟鄩作为夏代中晚期的重要都城,其地理位置的考据是先秦历史与考古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斟鄩的地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及证据链: 1. 文献记载的指向性 - 《竹书
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夏桀

[明朝] 徐霞客游记地理发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历经30余年考察撰写的珍贵地理学著作,全书60余万字,记录了他在中国17个省区的徒步考察成果。其地理发现对地貌学、水文地理、岩溶学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
时间 ► 2025-07-25 | 标签 ► 地理发 | 历史人物 ► 徐霞客

[宋朝] 《清明上河图》社会风貌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绢本风俗画长卷,约完成于12世纪初(1101-1125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画以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乡结合部及汴河两岸为背景,展现了北宋都城的社会风貌与市井生活,具有极高的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上河图 | 历史人物 ► 清明上河图

[夏商] 夏都斟鄩的地理争议

夏都斟鄩的地理争议是先秦历史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涉及传世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与学术解读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文献记载的模糊性《古本竹书纪年》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但未明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斟鄩 | 历史人物 ► 太康

[晋朝] 晋代社会生活风貌

晋代(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多元变化的时期,分西晋(265—316年)与东晋(317—420年)两个阶段。其社会生活风貌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下从多个层面展开分析:1. 政治制度与士族门阀的崛起 晋代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社会生活风 | 历史人物 ► 祖逖

[宋朝] 清明上河图的社会风貌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生动描绘了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市井生活与社会风貌。这幅长卷不仅是一幅艺术珍品,更是研究北宋社会经济、城市规划和民间文化的珍贵史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清明上河图

[三国] 西蜀的地理战略

西蜀的地理战略在中国古代军事和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核心依托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资源条件,形成了一套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并对周边政权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地理屏障的军事价值1. 盆
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建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