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郭守敬与元朝的天文历法革新
郭守敬(1231—1316)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专家,他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下领导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其成果集中体现在《授时历》的编订中,这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的里程碑。以下从多角度展开其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郭守敬
[夏商] 夏代天文观测记录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其天文观测记录虽缺乏直接的文字证据,但通过后世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及天文学回溯研究,可推测其天文观测已具备初步体系化特征。以下是基于史料与研究的综合整理: 1. 《夏小正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天文观测 | 历史人物 ► 夏桀
[隋朝] 隋朝的天文历法成就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但重要的朝代,其天文历法成就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有所创新,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隋朝在天文历法领域的主要贡献及相关背景: 1. 《皇极历》的制定隋朝著名天文学家刘焯于公元604年编制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张胄玄
[隋朝] 刘焯精研天文术
刘焯是隋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皇极历》的编撰和对天文历法的革新上。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1. 《皇极历》的突破性创新刘焯于604年完成的《皇极历》是隋唐历法史上的里程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天文 | 历史人物 ► 刘焯
[唐朝] 唐朝的历法改革与天文观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天文历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法改革与天文观测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唐朝历法改革与天文观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 《麟德历》的制定与改革 唐高宗时期(665年),由李淳风主持编订的《麟德历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天文观测 | 历史人物 ► 唐朝
[宋朝] 《宋代天文历法成就》
宋代的天文历法成就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天文观测、仪器制造、历法修订以及数学理论的运用均达到较高水平。1. 天文观测与记录 宋代继承了前代的天文观测传统,官方机构司天监(后改称太史局)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天文历法成就 | 历史人物 ► 苏颂
[隋朝] 隋代天文历法成就
隋代(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天文历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张胄玄《大业历》的编订 张胄玄是隋代著名天文学家,他在隋炀帝大业年间(605年-618年)主持编订了《大业历》。该历法在继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张胄玄
[夏商] 夏朝早期的天文观测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虽因考古证据有限,其天文观测记录多依托后世文献记载和天文考古发现,但仍可勾勒出早期天文观测的若干特征与发展脉络: 一、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天文1. 《夏小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天文观测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西周] 毛公鼎铭文记录册命
毛公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重要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对重臣毛公的册命内容。该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青铜器铭文之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关于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毛公鼎 |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西周] 西周天文历法的进步
西周时期(约前1046—前771年)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历法基础,进一步发展出更为系统的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月的长度,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逸周书
西周周文王
夏商伯益
清朝洋务运动
明朝俞大猷
元朝阿合马
宋朝柳永
五代十国柴荣
唐朝李白
隋朝展子虔
南北朝王导
汉朝汉朝
秦朝章邯
春秋战国韩非
西周周公
夏商盘庚
清朝康乾盛世
明朝明朝
元朝忽必烈
宋朝沈括
五代十国孟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