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王锡阐的天文贡献

王锡阐(1628—1682),字寅旭,号晓庵,江苏吴江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中国传统天文学向近代天文学过渡的背景下,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理论和方法,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阮元

[夏商] 夏代历法与天文观测

夏代历法与天文观测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时间和自然规律的初步探索。尽管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的历史记载多源于后世文献,但结合考古发现与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仍可推断其历法
时间 ► 2025-07-24 | 标签 ► 天文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元朝] 郭守敬天文大家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天文历法、仪器制造、水利工程等领域均取得卓越成就,其影响深远,被誉为“元代科学巨匠”。一、天文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天文 | 历史人物 ► 郭守敬

[夏商] 商朝的文字记录载体

商朝的文字记录载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陶文、玉器刻辞以及简牍等。这些载体不仅反映了商代文字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也为研究商朝历史、宗教、政治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1.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最典型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文字 | 历史人物 ► 商朝

[西周] 周代占星与天文记录

周代(约前1046—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天文观测与占星术系统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天文记录与占星活动紧密关联,既服务于政治统治,也为后世天文学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周代占星与天文记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1.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占星 | 历史人物 ► 战国

[汉朝] 汉朝天文历法的进步

汉朝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汉朝天文历法进步的主要表现和相关史实:1. 太初历的制定与改革 汉武帝时期,因旧历法与天象误差增大,司马迁、落下闳等人主持修订新历,于公元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汉朝

[唐朝] 唐代的占星术与天文历法

唐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占星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成就体现在历法革新、天文观测、星官体系完善及占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论述: 一、历法体系的精密化1. 《麟德历》与《大衍历》 唐代初期沿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占星术 | 历史人物 ► 瞿昙悉达

[宋朝] 郭守敬天文先驱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被誉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天文历法、仪器制造、水利工程等领域成就卓著,尤以《授时历》和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天文先驱 | 历史人物 ► 郭守敬

[元朝] 元代天文仪器的发明

元代天文仪器的发明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元代科技成就的集中体现之一。这一时期的天文仪器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还在设计、精度和功能上有所突破,反映了元代天文学家对天文观测的深刻认识和技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天文仪器 | 历史人物 ► 郭守敬

[元朝] 郭守敬与元朝的天文历法革新

郭守敬(1231—1316)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专家,他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下领导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其成果集中体现在《授时历》的编订中,这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的里程碑。以下从多角度展开其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郭守敬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