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 裴矩与《西域图记》

裴矩(547-627年),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隋唐之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地理学家。他在隋炀帝时期主持西域事务期间编纂的《西域图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录西域地理、交通、风俗和政权的专著,对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西域图记 | 历史人物 ► 裴矩

[晋朝] 魏晋薄葬制度

魏晋时期的薄葬制度是当时社会变革与思想转型的重要体现,其形成既有对汉代厚葬之风的反思,也与政治动荡、经济困顿及玄学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1. 历史背景与动因 汉代厚葬耗费巨大,导致“富者奢僭,贫者殚财”(《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薄葬制度 | 历史人物 ► 葛洪

[隋朝] 隋朝与倭国的交往

隋朝与倭国的交往是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篇章,体现了6世纪末至7世纪初中日之间的政治、文化互动。这一时期正值日本从倭王国向律令制国家转型的关键阶段,而隋朝作为重新统一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其对外关系模式对东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文林

[西周] 西周玉器的用途与象征

西周玉器是礼制社会与宗教权力的重要物质载体,其用途与象征意义深刻反映了周代的等级制度、意识形态和工艺水平。根据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西周玉器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和象征:1. 礼制功能 - 祭祀用玉:《周礼》记载"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玉器 | 历史人物 ► 周公

[元朝] 元代科技成就与郭守敬

元代科技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郭守敬(1231—1316)的贡献尤为突出。作为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师和仪器制造专家,他推动了多项跨领域的科技进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天文历法:《授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科技成就 | 历史人物 ► 郭守敬

[西周] 国人暴动的起因与影响

国人暴动是西周晚期(公元前841年)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事件,其起因和影响深刻反映了西周社会矛盾的激化。以下从史实出发进行详细分析:起因:1. 周厉王的专制压迫:周厉王推行“专利”政策,垄断山林川泽之利,剥夺平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共和

[夏商]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探索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遗址之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距今约3800—3500年,属于青铜时代早期。该遗址自1959年徐旭生调查发现以来,经过数十年系统发掘,揭示了大型宫殿基址、青铜器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昆吾

[宋朝] 宋人服饰制度考

宋代服饰制度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特点是等级森严、形制规范,同时兼具实用性创新。以下从制度体系、社会影响及流变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制度体系的核心框架1. 官方服饰层级 - 祭服:承袭古制,皇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服饰 | 历史人物 ► 朱熹

[秦朝] 吕不韦:秦朝的权臣与商人传奇

吕不韦是中国战国末期至秦朝初期极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商人和思想家。他凭借精明的商业头脑与政治谋略,从一介商人崛起为秦国宰相,最终成为秦王政(秦始皇)时代的权臣,其人生轨迹深刻影响了秦国的统一进程与中国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吕不韦 | 历史人物 ► 秦朝

[西周] 周代田猎制度考

周代的田猎制度是当时国家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礼仪性、生产性与军事训练功能。其制度设计与周代的分封制、宗法制紧密结合,体现了早期国家治理的特点。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述: 一、制度渊源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田猎制度 |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 <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