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中期爆发的重大叛乱,由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动。这场持续八年的内战不仅重创唐朝统治根基,更成为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其影响体现在多个维度:一、政治结构的瓦解1. 中央集权崩溃
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唐朝

[五代十国] 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

李存孝(858-894),本名安敬思,沙陀族,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猛将,有"五代第一猛将"之称。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位列"十三太保"之首,其军事才能和单兵战斗力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正史中均有明确记载
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李存孝 | 历史人物 ► 李存孝

[五代十国] 冯道:历仕五朝的宰相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政治家,以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契丹五朝而闻名,共侍奉十位皇帝,始终位居高位,尤其在宰相位上表现出罕见的政治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宰相 | 历史人物 ► 冯道

[秦朝] 秦朝的文化统一:小篆与度量衡

秦朝的文化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文化整合,其中小篆的推广与度量衡的统一是两项核心举措,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小篆的文字统一 1. 背景与必要性:战国时期诸侯国文字差异显著,例如齐国
时间 ► 2025-07-05 | 标签 ► 小篆 | 历史人物 ► 秦朝

[三国] 诸葛亮北伐魏国

诸葛亮北伐魏国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完成刘备遗志而对曹魏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史称"诸葛亮北伐"或"诸葛亮攻魏"。这些战役发生在公元228年至234年间,共进行了五次主要军事行动(一说为六次,包括228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三国]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是《三国志》中记载的真实历史事件,主要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下从史实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1. 刘备的困境:201年刘备投奔刘表后,驻守新野七年,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诸葛亮 | 历史人物 ► 刘备

[夏商] 商朝盛世下的女性命运:从王后到庶民的生活轨迹

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其社会结构以父权制为基础,但女性地位相较于后世周代更为复杂多元。考古发现与甲骨文记载揭示,商代女性在政治、宗教、经济等领域均扮演重要角色,不同阶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女性命运 | 历史人物 ► 商朝

[唐朝] 魏征直言:唐朝的智谋与勇气展现

魏征直言:唐朝的智谋与勇气展现 魏征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谏议大夫,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其直言敢谏的品格与卓越的政治智慧,成为"贞观之治"的重要推动力。他的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勇气,更折射
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智谋 | 历史人物 ► 唐朝

[春秋战国] 范蠡:越国智囊团核心成员

范蠡(约公元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是越国复兴的核心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鼻祖。作为越王勾践的顶级智囊,他与文种共同策划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战略,其智
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智囊团 | 历史人物 ► 越国

[明朝] 于谦:守卫京师的英雄

于谦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在明朝面临空前危机时力挽狂澜,成功保卫了京师(今北京),其事迹在《明史》中有详细记载。土木堡之变与京师危机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怂恿下亲征瓦剌,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于谦 | 历史人物 ► 于谦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