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 葛洪与道教理论完善
葛洪(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是道教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对道教理论的系统化与完善贡献卓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理与总结早期道教思想葛洪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道教理论 | 历史人物 ► 葛洪
[南北朝] 陶弘景与道教发展
陶弘景(456-536年)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和炼丹家,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南朝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后世尊为“山中宰相”,其学术成就和宗教实践推动了中国道教的系统化与理论深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陶弘景 | 历史人物 ► 陶弘景
[元朝] 元代宫廷藏传佛教信仰
元代宫廷的藏传佛教信仰是13至14世纪中国宗教史上极具特色的现象,其发展脉络与政治、文化紧密交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 政治联盟与宗教认同 元代统治者将藏传佛教作为维系对西藏统治的重要纽带。忽必烈与萨迦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佛教 | 历史人物 ► 至元
[唐朝] 唐朝的道教发展
唐朝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李唐皇室尊老子为始祖,将道教地位抬高至国教高度,道教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教义、制度和宫观体系,并与儒家、佛教深度融合。以下是唐朝道教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史实:1. 皇室扶持与政治地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道教 | 历史人物 ► 唐朝
[隋朝] 隋朝道教的地位与影响
隋朝(581—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王朝,虽然国祚短暂,但在宗教政策上对道教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隋朝道教的地位与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政治地位:统治者对道教的尊崇与利用1. 隋文帝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道教 | 历史人物 ► 杨广
[秦朝] 秦代祭祀礼仪与文化信仰
秦代的祭祀礼仪与文化信仰是了解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王朝,秦朝的祭祀体系既有对先秦传统的继承,也体现了法家思想影响下的革新。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官方祭祀体系时间 ► 2025-06-23 | 标签 ► 祭祀礼仪 | 历史人物 ► 秦律
[唐朝] 唐朝的宗教政策与信仰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宗教多元融合的鼎盛时期,其宗教政策以开放包容著称,儒、释、道三教并重,同时接纳外来宗教,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以下是唐朝宗教政策与信仰的主要特点及具体表现: 一、三教并行的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宗教政策 | 历史人物 ► 唐朝
[秦朝] 秦朝官方信仰体系考
秦朝的官方信仰体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为核心,融合了法家思想、传统宗教崇拜及新兴的政治神话建构,体现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实践。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法家思想与天命观的结合1. “五德终始说”的政治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信仰体 | 历史人物 ► 秦朝
[晋朝] 道学家葛洪与晋朝道教的兴起
葛洪(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的思想和实践对晋朝道教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与实践的融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道学家 | 历史人物 ► 葛洪
[元朝] 元代道教的发展状况
元代(1271—1368年)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蒙古统治者的多元宗教政策下,道教形成南北分立的格局,全真道与正一道成为主流派别,与政权关系密切,同时也面临佛教的竞争与压制。以下是元代道教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概况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道教 | 历史人物 ► 李志常
夏商甘盘
清朝谭嗣同
明朝戚继光
元朝元明善
宋朝杨万里
五代十国马殷
唐朝李贺
隋朝唐六典
南北朝张飞
晋朝晋怀帝
唐朝玄奘
隋朝杨坚
南北朝陈霸先
晋朝顾恺之
三国荀彧
汉朝汉武帝
秦朝秦始皇
春秋战国屈完
西周周公旦
夏商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