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宗法制度如何维系周王朝

宗法制度是周王朝维系政治秩序与社会结构的核心制度,其核心在于通过血缘纽带与等级规范实现权力分配和国家治理。以下从多个层面分析其具体作用机制:一、血缘与政治的一体化设计1. 大宗小宗体系:周天子作为天下"大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宗法制度 | 历史人物 ► 清华简

[五代十国] 闽国王氏内乱始末

闽国王氏内乱(943—94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统治集团内部因权力争夺引发的一系列血腥冲突,最终导致闽国衰亡。其核心矛盾围绕王延钧(闽惠宗)一脉与宗室、权臣之间的斗争展开,过程曲折且充满背叛。以下是内乱关键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氏

[五代十国] 刘龑据南汉国

刘龑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建立者,原名刘岩,后改名为刘䶮("䶮"为其自创字,意为"飞龙在天")。他于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统治范围包括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部分地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元朝] 元代的四大汗国

元代的四大汗国是指蒙古帝国在13世纪中期分裂后形成的四个主要政权,分别是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这些汗国名义上尊奉元朝皇帝(大汗)为宗主,但实际独立统治,对欧亚历史影响深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汗国 | 历史人物 ► 帖木儿

[五代十国] 钱镠与吴越国的治理

钱镠(852-932)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者,其统治时期(907-932)以精明的治理策略和务实的外交政策闻名,使偏居东南的吴越国成为当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政权。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其治理特点: 一、政权建立与巩固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钱镠 | 历史人物 ► 钱镠

[五代十国] 王延政裂闽国

王延政裂闽国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内部权力斗争导致政权分裂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及历史脉络展开分析:一、分裂背景1. 闽国内部结构脆弱:909年王审知建立的闽国采用"兄弟共治"模式,将辖区分封诸子。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延政

[五代十国] 南平国的外交平衡术

南平国(又称荆南,907—963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存在于湖北江陵一带的小型割据政权。其外交政策以“左右逢源”的平衡术著称,在周边大国夹缝中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独立。以下从多个层面分析其外交策略及历史背景: 一、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外交平衡术 | 历史人物 ► 慕容延钊

[元朝] 王朝政治变迁下的元顺帝统治时期研究

元顺帝(1320—1370年)是元朝末代皇帝,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时间为1333年至1370年。其统治时期正值元朝由盛转衰的关键阶段,内部政治腐败、财政危机、自然灾害频发,外部则面临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的严峻挑战。以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研究 | 历史人物 ► 元顺帝

[南北朝] 崔鸿写十六国春秋

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述十六国时期(304-439年)的断代史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这部作品虽已散佚,但通过后世辑佚本和《魏书》《晋书》等史籍的引用,仍可窥见其内容和特点。以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鸿

[夏商] 商王朝五次迁都考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共经历五次迁都,史称“殷人屡迁”。这一现象背后涉及政治、经济、自然等多重因素,以下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进行详细考述: 一、五次迁都的文献记载1. 汤迁亳(前1600年前后)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迁都 | 历史人物 ► 盘庚迁殷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