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

► 比干个人资料 ► 比干历史事件 ► 比干历史百科

比干,子姓,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代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详情

[夏商] 比干忠谏遭剖心

比干是商朝末年的著名忠臣,商纣王的叔父(一说为纣王庶兄),因其屡次直谏暴虐无道的纣王,最终遭到剖心酷刑而亡。这一事件在《史记·殷本纪》《韩诗外传》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成为中国古代“死谏”的典型象征。 一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比干忠谏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比干谏纣剖心

比干谏纣剖心是中国古代商朝末年著名的历史事件,记载于《史记·殷本纪》等古籍中,体现了忠臣直谏与暴君残暴的典型冲突,其背景、过程和影响如下: 1. 历史背景纣王暴政:商纣王(帝辛)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以荒淫无
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比干剖心谏昏君

比干剖心谏昏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忠臣死谏故事,主要记载于《史记·殷本纪》和《韩非子·难言》等文献中。这一事件发生在商朝末期,主人公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也是商朝的重要大臣。一、历史背景 1. 商纣王(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梅伯炮烙忠谏之臣

关于“梅伯炮烙忠谏之臣”这一典故,主要出自《史记·殷本纪》和《韩非子·难言》等先秦文献,是商末暴君纣王残害忠良的典型事件。以下是基于史料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梅伯是商纣王时期的大臣,以直言敢
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比干谏言被剖心而死

比干谏言被剖心而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忠臣悲剧事件,发生在商朝末年。以下是基于《史记》《尚书》等史料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商纣王的暴政 纣王(帝辛)是商朝末代君主,以荒淫残暴著称。他兴建鹿台、
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谏言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周任商末史官谏臣

周任是商末著名的史官和谏臣,关于他的记载主要见于《左传》《论语》等先秦文献。以下是依据史料整理的几点信息:1. 身份与时代背景 周任活跃于商纣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担任史官之职。商代史官不仅负责记录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谏臣 | 历史人物 ► 比干

[西周] 比干直谏遭剖心

比干直谏遭剖心是商朝末年纣王暴政下的一场著名悲剧,展现了古代忠臣以死谏君的政治伦理。以下从史实背景、事件细节、文化影响等多角度展开分析:1. 史书记载与事件脉络《史记·殷本纪》记载,比干是纣王叔父,任少师
时间 ► 2025-06-17 | 标签 ► 直谏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商周盟津会诸侯

商周之际的"盟津会诸侯"是周武王伐纣前的重要政治军事动员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根据《史记·周本纪》等文献记载,其主要史实如下:一、历史背景1. 商纣王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杀比干、囚箕子,导致诸侯离心2. 周族经
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诸侯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辛甲劝纣七十五谏

辛甲劝谏纣王七十五次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殷本纪》和《韩非子·说林》,是商周之际重要的历史典故。以下从史实、背景、内涵及延伸分析展开: 一、历史记载与背景1. 文献出处 - 《史记》载:"辛甲,故殷之臣,七
时间 ► 2025-06-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商朝后期名臣比干传奇

商朝后期名臣比干的传奇身世与历史评价 比干,子姓,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王文丁之子,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的叔父,是商朝末年的王室重臣。他因忠谏而被纣王残杀,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典范。其事迹多见于
时间 ► 2025-05-2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比干

  • 1
  • 2
  • >
友情链接